第九十九章 饭局 (第4/6页)
速地发展了。 张鹤鸣问道:“你是怎么想着去南方市场?” “张哥,这两天我收集了不少的信息,南方市场非常的大。”庄良才说,“如果我们能够进入到这个市场当中,订单肯定是不用担心的。” 张鹤鸣好奇道:“你在哪里收集的信息?” “主要是看报纸,他们说现在南方经济发展得很好,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庄良才说。 张鹤鸣满意地点了点头,庄良才能有这样的头脑,太不简单了。 今天张鹤鸣这样问,就是想给庄良才指一个方向。 如果一直在合水附近推销,订单确实不会少,可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上次庄良才带回来的订单,总数在一万左右。 这么一点订单,对于棉纺厂和制衣厂来说,不算大。 想要让这两个厂都改革成功,必须有大量的订单在手才行。 大批量的订单,南方市场是最好的选择。 改革开放在沿海城市进行一段时间了,经济早就发展了起来。 那里对于鹤曼来说,绝对是以后最重要的市场。 庄良才能够率先想到,这给了张鹤鸣一个惊喜。 “你说得没错,我们下一步最重要的市场就是南方沿海城市,这一方面你必须加派人手。”张鹤鸣说。 庄良才有些意外,“张哥,难道现在的人手还少了?” “市场开拓没你想的简单,我们必须先了解市场。”张鹤鸣提醒道。 南方沿海市场是很大,一旦闯出名头来,赚钱自然是不用多说。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制衣厂的产量会跟不上了。 必须十分的熟悉市场,才能保证各方面不会出问题。 一半的人都派往南方沿海城市,另一半的人在合水周围,这就是张鹤鸣的方案。 庄良才点了点头,把这个方案记了下来。 如果是其他人,庄良才多多少少会有些问题。 面对张鹤鸣,庄良才觉得没有必要质疑。 张鹤鸣能够这样做,就表明他对于这件事情有着足够多的信心。 两个人一边商量着未来的推广计划,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制衣厂。 知道张鹤鸣来了后,吕俊明很快就出现在他们俩面前。 “鹤鸣,这段时间加班加点,总算是把产量都搞定了。”吕俊明说。 张鹤鸣笑道:“老吕,提前一个星期交货,辛苦你了。” “我们先检查一下。”张鹤鸣说。 张鹤鸣的来意,吕俊明是十分清楚的。 没有检查,张鹤鸣是不会让这批货流到市场上去的。 张鹤鸣随后带着庄良才,认真地检查了起来。 这次的货量有点多,张鹤鸣两个人花了两个多小时,这才检查完。 张鹤鸣如此小心,就是不想发生什么意外。 鹤曼才刚刚起步,小心总是无大错的。 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对于品牌形象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张鹤鸣宁愿多花一点时间去检查,都不想出现质量问题。 检查完毕后,张鹤鸣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一次的问题,比上一次的还少。 足以证明吕俊良在这件事情上面,到底下了多大的功夫。 “鹤鸣,还满意吧?”吕俊明笑着问道。 张鹤鸣点了点头,“老吕,这件事情你费心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吕俊明赶紧摆了摆手,“我可是拿钱办事的。” 张鹤鸣微微一笑,他知道吕俊明这样说,主要还是担心钱的事情。 “你放心好了,这批订单一结账,我立马给你拨款。”张鹤鸣说。 有了张鹤鸣这个答复,吕俊明脸上全是笑容。 “鹤鸣,跟你合作果然一点错都没有。” 两人闲聊的功夫,庄良才已经把货车叫过来了。 上次在外面的危险,让庄良才明白一个人在外面是很危险的。 货车司机一定要选一个信得过的人,这才能保证不会发生意外。 短时间内,庄良才肯定是找不到非常合适的人。 想要有非常合适且信任的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才行。 庄良才手上有四,五个司机的电话,准备通通合作一次。 到时候看谁比较合适,以后就进行长期合作。 车来了后,吕俊明立马叫厂里的人帮忙,把货全部装上了车。 此时制衣厂的工人,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上一次那一批服装,张鹤鸣第一时间就结算了加工费。 吕俊明果然是一个好厂长,立马就把这笔钱给发了下去。 工人们拿到钱之后,别提有多开心了。 唯一让工人觉得不舒服的,那就是很多没有做事的人,同样分到了工资。 这对于他们来说,多少是有些不公平的。 说起来,这件事在厂里还是引起了不少的议论。 吕俊明听到这件事情后,心里就越发觉得张鹤鸣所说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不把这件事情处理完毕,那些努力工作的工人,说不定会越来越有意见。 真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会影响到和张鹤鸣合作。 这这对于吕俊明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吕俊明就要跟张鹤鸣表态。 厂里改革的事情,他一定会尽早进行。 这件事情吕俊明需要一些时间,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他背后没有张鹤鸣,改革只能一步一步来,不能cao之过急。 货装好后,庄良才便直接离开了。 吕俊明主动提到了改革,张鹤鸣不置可否,并没有说太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