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一副好马骨 (第2/2页)
> 更重要的是后勤补给问题,之前依赖黄河水道,后勤粮草还能跟得上,如果继续西进,后勤将成为巨大的难题。 关中刚刚拿下,人心未附,如果这个时候在关中搜刮粮草,必将人心尽失。 再则,手下的将士已征战一年有余,拿下关中后,大家都在等着论功行赏,锐气已失,估计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继续西进了。 这些问题都是明摆着的,根本不需要讨论,正是因此,在拿下关中平原之后,大家默契地停止了西进的脚步。 刘裕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杨禹,你可有把握夺取秦州?” “明公,不可……” 刘裕抬手一压,压住了sao动的文武。 杨禹长身揖道:“太尉,在禹而言,这不是有没有把握的问题,而是哪怕九死一生,粉身碎骨,也必须去做的事,然禹也知道太尉的难处,不敢多求,只求太尉能给我一幢兵马,属下这就西行,誓予太尉拿下秦州。” “明公,万万不可,杨禹一介文弱,把将士交付予他无异于让将士去送死。” “明公,秦州西去千里之遥,南有杨盛,西有乞伏炽磐,北有刘勃勃、沮渠蒙逊,各方虎视眈眈,岂是杨禹一时冲动而能拿下的?予其兵马,只是去送死。” “明公,我军征战经年,行程万里,已是师老兵疲,加上关中未稳,粮草难继,此时实不宜贸然西取秦州,就算侥幸取得秦州,也难以守住,只会徒增伤亡,折我军威。” 殿中文武,包括檀道济在内,都纷纷开口反对,刘裕暗暗一惊,他久居上位,心志早已磨砺得坚硬如铁,这次不知为何,差点出于同情,同意了杨禹的请求。或者是因为杨禹曾经那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导致的吧。 “杨禹,你的心情本公能理解,但此事确实不宜cao之过急,你且在本公帐下安心效力,本公答应你,待关中略定,立即发兵西取秦州,如何?”
“太尉心意,禹感激不尽,然禹之亲属皆在秦州,当此离乱之时,禹若不问,还有何面目立于这天地之间,太尉知遇之恩,禹恐怕只有来生再报了。太尉,禹就此别过!” “杨参军且慢。”咨议参军王修适时开口,杨禹也很配合的停下脚步。 王修这才对刘裕说道:“明公,此时确实不宜派兵西征,但杨参军牵挂家人,也是人之常情,既然杨参军怀必死之志,太尉何妨赐其旌旗,予其兵器,让其招募乡勇西取秦州,以成全其志呢。” ***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长安西市,人头攒动,把西市南门一则的高台围得水泄不通,台上女伎唱罢,台下顿时传出阵阵喝彩之声,这时台上一个中年男子一敲锣,邦!台下这才安静下来。 中年男子随即大声说道:“各位英雄好汉,大家想不想高议云台论战功?想不想天子临轩赐侯印?我知道,哪个好男儿都想,我也想,可惜,我年纪大了,否则,我这回就是豁出命去,也要去博他一场大富贵。” “安静,安静,大家听我接着说,这次刘太尉北伐,一举荡平中原,收复关中,可谓是气吞万里如虎,来日论功行赏,封侯者不知凡几,各位英雄好汉羡慕不羡慕?” “重头戏来了,大家也别光顾着羡慕,听好了,太尉知道关中男儿英雄了得,也愿意给大家一个博取功名,封妻荫子的机会,现在,就在西城校场,太尉正在招募丁勇,组建新军,准备西取秦州、收复陇右、荡平河西,这天下,还有谁能逆太尉之锋芒,是男儿的,还等什么?还不跨上战马,带上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好,说得好!我吴刚一条贱命,怕个鸟,今回也去博他个万户侯。” “同去!同去!” “我也去!” 西北本就民风彪悍,听了女伎唱的曲,受了中年男子鼓动,加上刘裕这一路杀来,确实是气吞万里如虎,无人能挡,台下那些壮汉激动之余,纷纷叫着同去,围观的民众见他们这么慷慨,也纷纷叫好,气氛极其热烈。 城里城外,像这样的宣传点有很多个,牵着马的卫长安看了许久,犹豫再三,最后也转身往西城校场走去。 对面的酒楼上,太尉参军谢晦面露不屑之色,对同来的颜延之说道:“抄袭他人诗文,肆意煽动人心,这些他倒是在行,我倒要看看,真到了战场上,他能活几日。” 颜延之答道:“杨禹打着太尉的名号,如此肆意胡为,太尉竟是不闻不问。” “太尉颇受其蛊惑,这厮去了也好,否则留在太尉身边,绝非好事。” “这倒也是,走了,再看下去也无甚新意,且由他去吧。” 城西校场,前来投军的青壮络绎不绝,杨禹一身盔甲,坐于点将台上,看到募兵效果不错,心中甚慰。 他已吩咐下去,优先选取那些擅长骑射,或者家中没有父母妻儿的,这样的人牵挂不多,到需要拼命的时候顾虑少些,两日时间下来,已招募了一千多人。 在前来应募的人中,杨禹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微微一怔,随即迅速跃下点将台,翻身上马,向那人驰去。 此时卫长安也看到了他,他反应也不慢,立即翻身上马想要离开。 “你等等!”杨禹叫道。 卫长安吃过杨禹的亏,却也不怕他,只是万万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杨禹。 “放心,我没有恶意,当初咱们各为其主,并无私仇,过去的事情,已然过去,我没有寻仇的意愿,而你今日也没有杀我的必要了,我说的没错吧,行了,可否借几步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