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步走,修好篱笆再抓鱼 (第1/2页)
只在话里面,不一定能分出是非黑白。 但以身入现实,听听当事人的渴望与声音,是与白,非与黑,顷刻可见分晓。 聂原济清楚,林唐臣虽然固执己见,同样也是一个清廉之人、为民之人,既然顾正臣的初衷是为了泉州府百姓,而泉州府百姓又心甘情愿而来,还继续坚持彻底的“休养生息”就是不顾百姓愿景的伪善。 林唐臣低了头,认了错。 顾正臣很是满意,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走入观海院,赵一悔拿出一份文书,恭敬地递给顾正臣:“关于航海细则,市舶司已拟定了一些条目,具体取舍还需顾知府定夺。” 顾正臣接过文书,展开看了看,微微摇头:“远航贸易的商人最关注的是税目问题,可以将税目放在第一条。另外,不要提市舶司租赁船只十税一,水师护航十税一,直接写五税一。” 聂原济、林唐臣深吸一口气。 五税一? 这简直是重税! 赵一悔有些担忧:“若不写明了,会不会挫伤商人出海意愿?” 顾正臣摇了摇头:“一边赚着海利,一边不缴纳重税,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户部尸位素餐的居多,商税竟然定在了三十税一,这个商税对锅碗瓢盆还可以,但对香料、丝绸、奇珍等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直接写明五税一,愿意接受这个重税才能出海,不愿意接受一律不得放行!水师护航并不会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难道说日后大海靖平之后,商人有了自家船之后,市舶司便不收税了?五税一是定死的数,除非皇帝点头,否则谁都不能动。” 赵一悔与苏先秦连连点头。 顾正臣指了指文书,继续说:“泉州府开海进行远航贸易并非一蹴而就,说开便开了,需要一个过程,这文书中认为需要两步,本官看步子还是大了一些,不妨改为三步走。” 赵一悔询问:“哪三步?” 顾正臣想了想,认真地说::“第一步,先开海,进行大船远航贸易。这个过程中,不允许六丈以下船只出海,也不允许渔民出海。诸位,海贼、倭寇并没有销声匿迹。今年春船队归来时带来了一堆人头,这就是明证。” “初期开海,必然依仗水师护航,这也就意味着船队规模不能过大,以免水师无法照顾周全。所以先期以大船为主,将大船空间舱室或以载重为准租赁给若干商人。” 苏先秦注视着顾正臣,心头火热。 是他以一己之力为泉州府百姓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无论如何,都必须谨慎走好每一步。 顾正臣见没有人反对,便接着说:“在完成若干次安全贸易之后,由水师评估海上安全。若水师认为航路安全便转入第二步,大中小船只汇编出海,汇编规模应该控制在一百艘船只以内,同样是水师护航,不过水师护航船队的规模会缩减,以实现多批次汇编船队依次出港。” 赵一悔赞同顾正臣的安排:“百艘船汇编出海,已是不小规模,在确定大海相对安全的情况下,确实可以减少水师船队的数量。” 顾正臣坐了下来,接过吏员送来的茶,沉声道:“第三步,壮大泉州府水师规模,实现外海二百里内游弋防护,同时构建起泉州沿海城防,设置军士驻防。在这个基础上,进入第三步,全面放开远航贸易,准许商人单独出港进行航海贸易,并允许渔民下海。” 苏先秦皱了皱眉头,问道:“顾知府,渔民下海需要等到第三步,那要多长时日了,是否可以先安排一些百姓在近海捕鱼?” 顾正臣断然拒绝:“陛下给了我们三年,可你们不要忘记了,陛下有权随时撤销泉州特区!一旦百姓过早下海,又不幸遭遇海贼、倭寇,那泉州特区开放的大门很可能就会永远关上!泉州府需要耐心下来,修好篱笆再抓鱼。” 聂原济抬手击掌:“好一个修好篱笆再抓鱼,顾知府高论!这三步走我看成,不急不缓,不骄不躁,步步为营,只有这样,才能为泉州府赢得下一个三年,乃至下一个三十年!” 林唐臣也不禁点头。 不得不承认,对于政务的处理,顾正臣有着惊人的智慧,他能将复杂的事讲述得清清楚楚,可以将没有章程的开海规划得明明白白。怪不得此人年纪轻轻便成了泉州县男,还是个知府,他有今日,不是靠阿谀奉承,而是有真本事。 赵一悔、苏先秦等人都明白,如今皇帝脾气不太好,性情有些急躁,说给了三年,但如果中间出了乱子,很可能真关了泉州特区。 欲速则不达,稳健点三步走是合适的。 顾正臣没有确定三步走的时间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