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时代:从少年闰土开始_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过于胆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过于胆大 (第2/2页)



    而闰土已经身居高位了。

    不过他的志向也不在做官。

    好文章还是非常喜欢的。

    这篇少年中国的文章在国内也有好大的传播。

    虽然是在东瀛的杂志上发表的。

    还是传到了国内来。

    十万册的杂志。

    第一期闰土基本不赚钱。

    安排了漕帮的人运输。

    主要是江浙。

    还有周围的一些大城剩

    像上海滩,金陵这些地方都是有的。

    主要的投放目标就是那些个新式学堂。

    新式学堂的老师把青年文摘拿了出来。

    “大家请看这本杂志。”

    他们学的新学。

    在于一个新字。

    胆大。

    “此乃任公的文章,可我没想到嘉善的县令竟然如川大,敢把这个青年文摘给流传出去。”

    嘉善的县太爷瑟瑟发抖。

    不过有闰土在那儿压着。

    “任公先生跟康大人,参与的戊戌变法失败,逃往国外,在流亡的途中发觉开启民智的必要性,并且积极开创《清议报》《新民报丛》的报刊,当然,在我们这儿是很难看到的。我在东瀛的朋友寄了一份过来,才看到了这篇文章,实在没想到竟然刊登在了这本杂志上,如川大,做了前人从未做过之事。”

    那些胆大的杂志基本都在上海滩,那些个地方的租界。

    租界的话,朝廷是管不到的。

    “大家请看这篇文,在政论散文的基础上重新引入了骈文化的语言,创立了新民体。此时列强瓜分中华的势头愈演愈烈,而身处变革中心的梁先生,面对此情形,心怀复兴中华之理想,洋洋洒洒写下了数千言。”

    “平易朴实的报章体裁,半文半白,半雅半俗,洋洋洒洒,极言竭论,感情饱满,无所间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文章在格式上运用了八股文的写法,整体上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在手法上将传统的骈文手法和昭和时代东瀛报刊界常用的强硬划分的方法,使文章朗朗上口,论述有力。”

    江浙周围的好多个新式学堂都在讨论这个杂志。

    主要是闰土的杂志,第一期白送。

    才会有更大的影响。

    杂志是要赚钱的,不然开办不下去,闰土财大气粗。

    现在的新式学堂开始越来越多了。

    戊戌变法啥都失败了。

    只有新式学堂还在。

    特别是变法期间的京师大学堂还在。

    青年文摘的第一期所造成的影响就很大。

    不过也是在那些新式学堂的影响很大。

    别处的话买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更多人是好奇。

    好些个学堂都在分析着这篇文章。

    杂志上其他的文章影响力就很多。

    毕竟这篇少年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传世的经典。

    百年后依旧是经典,上了教科书的。

    “此种文体还是第一次见。青年文摘,这是哪个地方的杂志?上海滩吗?”

    读者们都以为青年文摘是上海滩租界里头印刷的杂志。

    别的地方没这么胆大。

    “嘉善。”

    “嘉善?没怎么听过。”

    “江浙的一个县。”

    “嘉善,我倒是听过,那边听有一所大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