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价格 (第3/3页)
了起来,没有感到有一点的负担。
李婆婆指路,出了嘉新,人烟逐渐稀少,一个时辰下来,到了外头庄户上。 大人,快进来喝口水先。 李婆婆有些紧张,她万万没想到一为大人竟然会帮自己挑水。 她只知道闰土是官,大官,再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闰土走到庄户上的时候就发现了外面的庄稼全都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 还好今天还下了场雨,稍微缓和了点。 没有想到江南都会缺水。 你孙儿最近书读的怎么样,读到哪一本来了。 李婆婆:托大人的福,把孙儿送到了镇上的一家私塾读书。不过这些我可不懂,您瞧瞧再教教他。听说这个私塾好像明年就不开设了,镇上多了个初级学校。 闰土把小孩招呼过来,过来,你私塾的夫子教到哪一本书来了。 闰土看着非常的和善,娃娃也喜欢跟他讲话。 非常认真的说着:在学千字文。 闰土:能背出多少,背上一段。 李家孙儿: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剑号巨阙,珠称夜光后头的不会了。 记性还行,最起码背出来了的没有错漏的。 不错,且不说做官了,读书能明理,用处大着呢,婆婆,要是还有银钱短缺的话尽管来找我,你孙儿的学业别落下了,新式学堂是可以去的,最开始的学费免除。 又说了好些书上的东西。 婆婆,庄户上今年的收成能好吗? 连日来大旱,要看后半年的天气,难呐。为这事,庄户上的人都在发愁。 李婆婆看着愁眉苦脸的。 闰土:附近就没有河流?没有井?或是山泉水。 这是闰土疑惑的地方,江南是很少缺水的。 不过酷热,下雨的时间少,也会干旱。 李婆婆摇了摇头,最近的一处水源都是要走上几十里地。 并且那处水源,还专门有别人村庄上的人守着,压根不准别人来取。 要是往年雨水充足的时候还好,可今年这样的大太阳,人家直接把河流给围上了坝,不再往别处流。 闰土:我去外头转转。 大人先吃点东西吧。 挑了一个时辰的水,想想都觉得累了。 不用,我出去走一走。 城市待惯了,来乡下散散心。 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做点啥事。 大旱,首要解决的就是水源的事。 人力挑水肯定是不行的。 一两个时辰才能挑两桶水,效率太低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个井。 这个村庄这儿百来户人,拥有井的人家就那么两家。 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打井,但是根本找不准位置。 经常挖了个几米,十几米都挖不出水来。 闰土去外头走了走,看看有没有地下水之类的。 走到一块地儿的时候停了下来。 这时候夏季炎热,周边的温度都非常高,又干燥。 唯独到了这儿感觉到了一些潮湿。还留着些稀疏的植被。 照常理来说,下面应该能出水。 地势叫周围也矮了一点,出水的可能性很大。 屏气凝神。 趴在地上,一只耳朵紧贴着地面,去探听。 果然听到了流水潺潺的声音。 估摸计算着,在地底下几十米处的样子。 挖掘个几十米应该能出水来。 一个井而已,工程不是太大。十来个人应该只要花一天的功夫就能把井挖好。 闰土也能做到。但是一个人去办这事显得太离谱了点。 记住了这儿的位置,离李婆婆家大概几十米的距离,很近。 跟李婆婆打了个招呼,就先回了城里去。 点上一些新兵。 好几十个人,再次到了庄户上去。 带过来了二三十号人。 都拿着工具。 按照自己找的那几个地方,开始挖掘着。 咱们这是做什么? 大人怎么说咱怎么做就行了。听说是挖井,多挖几个,这儿缺水。 种子很好,但是水不够,这个庄稼也种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