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萧统之死 (第2/3页)
鲍邈之的原因,鲍邈之的别有用心正中下怀,萧衍就希望对他有威胁的萧统死掉。可有一个问题解释不通,萧宏、萧正德父子还搞过阴谋刺杀呢,为啥萧衍能宽容他们?六子萧纶还咒骂他死呢,为啥也被宽恕了?次子萧综还叛国投敌呢,为啥也被萧衍宽恕了? 怎么单单就长子萧统因为一个无中生有的蜡鹅事件,就无法被原谅?剩下只有一种解释了,因为萧统是太子,是对皇帝最有威胁的人。其他儿子再怎么胡闹都不是太子,哪怕是刺杀他,他都觉得安全。 “微臣有事启奏!”说话的是汝南周氏的周弘正,出身世家大族,他现在是萧纲的主簿,也就是办公室主任,周弘正是《易经》大师,很小就因讲解《易经》而声名鹊起,也得到了萧衍的认可。 “准奏。” “储君之位立嫡不立贤,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陛下轻易变动国本,恐怕会让诸位藩王产生异心,微臣不敢奉召。”周弘正作为萧纲的马仔,竟然力挺萧欢,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公而忘私的人物。 萧衍、萧纲、萧欢不约而同的看着他。 “大胆,这是朕的家事,拖下去!”萧衍很不高兴。周弘正一边骂一边被拖了出去,当然,萧衍不会杀他。看皇帝这么坚决,刘勰知道多说无益,他向皇帝提议:“陛下,如今老臣年老体衰,已经是个无用之人,我想削发为僧,为前太子超度,请求陛下恩准。” “刘爱卿,你是国家栋梁,怎么能舍身佛门呢?”萧衍的舍身同泰寺是行为艺术,为的是捞钱,他以为别人也跟他一样只是走过场。无奈,刘勰这次是真的伤心了,他和萧统亦师亦友,儿子萧欢却没能做成储君,他认为自己愧对萧统。 刘勰知道跟皇帝多说无益,只是默默退出了皇宫。几天后,他用火烧掉自己的头发,头皮都被烧伤了,再也长不出头发,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没几年就在寺庙中郁郁而终。 七月初七,28岁的萧纲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为了安抚萧统一系,萧衍把萧欢进爵为豫章王,萧誉进爵为河东郡王,萧詧进爵为岳阳郡王,另外两儿子也都有封赏,萧统这五个儿子个个都很优秀,他们能安心么?当然不满意,这是后话。 但萧衍很满意,他这一辈子活了那么长,经历过太多政治斗争事件,他就希望看到萧统一系和萧纲一系明争暗斗,他在中间玩平衡,这皇帝的宝座才能稳当。 萧纲很快便进驻东宫,他看到萧统留下的诗作以及生前的住所,不禁悲从中来,掩面而泣:“大哥,你怎么走得这么早!” 适逢徐陵正在谋划编纂诗歌总集《玉台新咏》,庾信建议道:“太子,不妨把《西洲曲》编入《玉台新咏》,以作纪念。”“微臣同意庾兄的建议。”徐陵也表示赞同。 萧纲很爽快答应了。 周弘正趁机进言:“殿下,如果您真觉得想帮前太子做点事,那就请除掉鲍邈之这个阴险小人。”鲍邈之也被萧衍安排在东宫做事,萧纲能做太子,鲍邈之也出力不少,他以为自己有功劳,时常在萧纲面前溜须拍马,但萧纲一直对他不感兴趣。 “对哦,就是这个家伙陷害的我大哥。”萧纲想起鲍邈之就来气,一心要为大哥报仇。鲍邈之除了在东宫伺候太子,还经营拐卖人口的业务,这一次马失前蹄,被他拐卖的人侥幸逃脱将他告发。 本来拐卖人口在当时罪不至死,但萧纲对此不依不饶,下令将鲍邈之砍了。不久后,萧纲便过上了漫长的文人生活。 庾信是庾肩吾的儿子,出身南阳庾氏,徐陵是徐摛的儿子,出身东海徐氏,二人都是官二代,都有才华,都是当朝以及后世著名的才子,并称“徐庾”,他们写的诗歌自成一派,叫做宫体诗。内容就是宫廷生活,题材基本上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的范围。 当然,萧纲的文学集团里也不只庾信、徐陵这些吟风弄月的人,也有严谨的学术大家,比如萧子显。 萧子显是南齐开国之君萧道成的孙子,和南梁的皇族也是同宗,他喜欢学术研究,远离政治,所以也就在南梁生存下来,没有受到牵连。萧子显最著名的著作就是《南齐书》,是最早的关于南齐的断代史。 当时,萧纲集团的核心人物是徐摛,宫体诗这个称号也是他取的,他既是文坛领袖,又是实干家,无论大小事,萧纲都交给他去处理。 听说太子那里搞出了一个宫廷诗派,萧衍有点不爽。“你那里是文学的中心,那我这里是什么?”萧衍十分敏感。“陛下,依我看都是徐摛在背后搞鬼,太子可能毫不知情。”领导有情绪,马仔就要提供发泄口,朱异太了解萧衍了。 萧纲是自己刚刚册封的太子,当然不能动,只能找徐摛来背锅了。萧纲首先慌了:“先生,父皇召见你不知所为何事呀。”“太子放心,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老臣自有办法。”徐摛毫不在意。 面对萧衍的质问,徐摛神态自若对答如流,有理有据,谈着谈着还扯到了五经以及佛经,听得萧衍如沐春风,本来萧衍是打算收拾徐摛的,没想到却被徐摛的学识深深折服。 一来二去,徐摛多次出入皇宫,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这可不行呀,再这么下去,恐怕我也得给他腾位置了。”朱异感受到了威胁。 随后朱异找到皇帝,一脸大公无私地说:“陛下,徐大人是个人才哇,我提议重用他,让他去地方锻炼锻炼。”萧衍未免看不出朱异的心思,他乐得看到大臣之间这种你争我夺,于是就批准了。 徐摛得知皇帝的任命后,倒是很高兴,他对萧纲说:“把我外放太守,以此换来太子的平安,值!”萧纲有惊无险地经受住了皇帝的考验,此后做事更加低调了。 萧纲倒是平安着陆了,但萧衍的其他儿子却极其不满。周弘正一语成谶,萧衍的废孙立叔,在皇室内部引起了一系列反应。四子萧绩在529年就死了,五子萧续、六子萧纶、七子萧绎、八子萧纪个个对储君之位都有想法:“凭什么老三可以,本王却不可以?” 3.祸起萧墙 首先发难的27岁的萧续。不仅好勇斗狠还贪财好色,萧续野心勃勃,对储君之位落在萧纲之手耿耿于怀,他一心要刷存在感。机会很快来了,萧绎在荆州刺史任上看中了萧衍行宫中的一个叫李桃儿的宫女,那长得叫一个水灵,从此二人如胶似漆,山盟海誓羡煞旁人。 萧绎一直对萧衍治瞎自己的眼睛很不满,年纪轻轻成为独眼龙,谁乐意?既然你可以弄坏我的眼睛而毫无愧意,那我用下你的女人应该也不过分吧? 萧绎还把李桃儿待在身边一起出入,大家都不敢说什么,但萧续却看到了机会。趁这一次诸王进京述职,萧续对萧衍说:“老七给您戴绿帽子。”萧衍气得七窍生烟。 萧绎得知后立刻认怂,把李桃儿迅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