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太学 (第1/2页)
自缑氏山归来,在渡洛水时,他们望见北岸交通闭塞,且有马车长龙通向太学东门。 到达北岸后,杨明让张义带着王异和其他人先回府邸,自己则与二荀和王修步行进了太学。 出来郊游,有热闹自然要去凑上一凑。 太学为国家最高学府,自西周就有,到东汉时由光武帝刘秀在雒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重建。 东汉皇帝对太学一向重视,汉明帝刘庄都曾亲自到太学行礼讲经。 至汉顺帝刘保时,用工徒十一万余人,耗时一年建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全国招太学生三万余人,达到顶峰。 杨明等人自西门入,遇见不少太学生,此时也都在往东面去。 这些太学生穿着迥异,一些人着锦衣华服,一些人则穿葛布粗衣。 而且年龄跨度也极大,他们见到最小者尚未束发,不过十三四岁,而最为年长者,鬓发皆白,恐已花甲之年。 若不是听到他与旁人论经时的称谓,都会以为这是哪个五经博士。 “我听闻太学生尤为自由,可在此一生致学,甚至有于太学病殁者。”荀彧发出感慨。 王修颔首,接着说道:“济阴有人名王子居,于太学病殁,陈留人申屠蟠亲自推车,送丧归乡里,路遇司隶从事,从事以其有大义,为其传通牒,遣人护送,申屠蟠不肯受,把通牒掷于地上,为世人称颂。” “叔治博闻强识,令彧钦佩。”荀彧赞叹道。 王修脸上并未现自满之色,反而忽然向荀彧问道:“荀君以为申屠蟠为人如何?” 荀彧未想到王修会有此一问,沉思片刻,接着说道:“申屠蟠通晓五经,隐居治学,高志而闻名天下,不过若以叔治方才所言,实有些名不副实。” “何为名不副实?”王修追问道。 “那从事为其传通牒,遣人护送,出于好心,助其早日送丧,他不受也罢,竟当众掷于地,这并非高风亮节,实乃为己扬名。”荀彧解释道。 王修闻言颔首,接着感慨道:“荀君志学之年,却已洞如观火,令修钦佩。” 他明显是有意试探,毕竟他并不知荀彧才学,自然好奇是何人仅三言两语就能让杨明评为“王佐之才”。 试探的结果便是,两人开始商业互吹。 一路向前,往东之人也越来越多。 荀攸此时开口道:“听闻蔡公仍在太学主持熹平石经?” 这话说完,荀彧和王修暂停了互吹,杨明也明白过来,如此多人往东去,想必是蔡邕此时正在那里。 意识到这点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 还未至东门,他们便遥望见几十块石碑立于讲堂东侧。 那些石碑每块均高丈多,宽四尺,依次排开,颇为壮观。 此时的某块石碑旁已聚拢了大量的太学生和士人,里外三层,水泄不通。 “那里位置不错。”杨明发现一山丘人尚少,招呼几人道。 众人加快脚步上去,等他们到后,四周便已迅速聚拢了围观之人。 这般场景,当真热闹非凡。 此时再往中央看去,他们便看到有人正用朱砂在碑上写文。 此人天生异相,却又气度风雅,不是蔡邕还能是谁。 只见他笔走龙蛇,经文便如雨后春笋,跃然碑上。 汉代经文多是以小篆记载于竹简上,但篆体书写太过麻烦,于是到了东汉,汉隶已成为主流。 此时蔡邕用的并非常见汉隶,乃是八分隶,取左右分布之势,突出挑画和捺画,斜画紧结,装饰感极强。 不多时,蔡邕收笔写完一篇经文,额头上渗出汗来,却也引得众人一片叫好。 杨明也伸手鼓掌。 用朱砂写文好处在于可以现改,但蔡邕未有停顿、一气呵成,不愧是当世书法大家。 蔡邕扔下笔,擦了一把汗,看着眼前的碑文面露自满之色。 碑文写完,接着只需工匠们凿碑即可。 他又转头往右看了看那些已经凿刻好的石碑,手摸着长须点头。 这已是第十八块石碑,进展速度超出预期。 “蔡公,为何碑上全是今文经,而无古文经?”正当众人叫好之时,忽然有一人大声问道。 这一声质问瞬间引得现场一阵躁动。 很快众人让出空隙来,不知从哪来的十余人,此时正愤愤不平地望着蔡邕。 蔡邕转身望着几人,一脸无语。 为何没有古文经?因为这是太学,东汉官学是今文经。 而作熹平石经的原因,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