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江南曾好北地人(第四更) (第2/2页)
> 茄子用之前收的干茄子,这种炸茄盒比鲜的茄子口感好。 三文钱的盒饭没有,五文钱的给三个。 旁边朱樉也在吃饭,他不可能帮忙干活,他坐在那里,周围有护卫坐着陪,占一张桌子。 他吃一样的饭菜,即便猪油渣炒白菜,吃着一样香,下丘村的后厨不会刻意把菜往难吃了做。 有人听到里长的话,匆匆吃完面前餐盘中的饭菜,起身离开,有护卫悄悄跟上。 那几个人显然不正常,之前还慢慢吃呢! “朱掌柜,咸鸭蛋还能给不?”花十文钱吃饭的人又问。 孩子去取来两半咸鸭蛋,说好的十文钱随便吃,赔本也要给。 “你们这里的咸蛋腌得好,出油多,而且咸,没混沌了。”此人称赞一句。 “有的时候还得专门腌混沌的臭蛋,有人爱吃,你想要,我给你拿一个。” 里长顺着话说,村子里确实专门腌制的,有时当药用,辅助消化,就跟豆子发酵后发臭一样,都是蛋白质的问题。 控制得好就没问题,控制不好有毒。
“多谢朱掌柜,我不吃臭的。说起来还是江南好,暖和!”这人拒绝。 “是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里长跟上一首白居易写的诗。 “不曾想朱掌柜亦有如此雅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啊!”这人跟着说了一首。 “不过是物是人非罢了,但江山依旧。北地如今苦寒?”里长接着话问。 “原来的中都被烧了后,大家跑到别处,冬天冷,曾经一些个在北元当官的人逃掉了,隐姓埋名,现在不知道怎么办。” 这人说话间神色略带伤感,瞳孔似乎没了焦距。 “中都不烧,怕有人惦记,烧了无妨,再建而已,北地虽是苦寒,冬天rou食倒是易于保存。 不像这南京,用个冰,得拿大量硝石来制,天越热、越难制,只能使井水来做。 北地有人冬天凿冰用窖储藏,盛夏取用,比硝石方便无数倍。” 里长继续跟着说,这都是憨憨说的,不然他哪知道得如此详细? 这人颔首:“确实,其实黄河以北的地方好东西不少,冬天要是有个皮的衣服,那便好过许多。” “竹鼠的皮做的衣服,在那边有人穿?” 里长发现商机了,村子里已经贮备了很多竹鼠皮。 “总比人自己的皮强,竹鼠的皮柔软、暖和,到那边能卖大价钱。”这人笑了。 “这位贵客,怎么称呼,贵姓?”里长跟着笑两声,问。 “免贵,回,单名无,有无的无。”此人自称回无。 “今晚可有住处?不若我帮你安排一地,旁边的福华楼,我与掌柜的熟,晚上咱们喝酒,说说北地的事情,我有大量的竹鼠皮。” 里长发出邀请,很热情。 “这个……朱掌柜想问什么?”回无略作犹豫,算是答应下来。 “北地风土人情,想把买卖做过去。”里长目光真诚。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