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楚国之殇 (第1/2页)
赵佗远望战场,看到蒙恬大破楚军奇兵,蒙氏的旗帜一路南下,直插入楚国中军腰部。 同时赵广也鼓动士卒奋勇上前,两军联手下,楚国中军遭受夹击,瞬间大溃。 见到这一幕,赵佗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胜了。” 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 这一次的战斗,不再是夜袭伏击,不再是使诈诱敌。而是堂堂正正的在战场上以兵对兵,以将对将,和敌将凭借兵家之术相互搏杀拼斗,这对赵佗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第一次指挥大兵团在正面战场进行作战,赵佗必须死死关注战场每一个局势的变化,在电光火石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迅速下达命令,这对主将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好在,赵佗是从小兵一步一步往上攀爬,从伐燕伐魏,再到伐楚破齐,每一次的战斗都在不断磨练他的能力,让他一点一点的学习提升。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次一次从小到大的战斗,赵佗打下了一个非常厚实的底子,故而这一次在与项燕的对决中,他迅速察觉到战机的出现,并下达了正确的命令。 后人云一回生二回熟,有了这一次正面战场的作战经验,赵佗相信他如果下次再与人正面对决,将会表现的更加沉着和冷静。 “楚人屡经败绩,早已士气低迷。此番作战完全是靠着一鼓之气,一旦有一军受挫,就是全线崩溃的局面,任他项燕人多兵众,也是无用。” 赵佗低语出声,指出了这一战秦军能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士气! 这也是他敢和项燕野战的原因之一,若是楚军士气高昂,赵佗就会选择固营死守,才不会出来和楚人对决呢。 身侧侍立的卢绾和丽商立刻应道:“将军所言甚是,如今楚国三军皆溃,我军士气如虹,接下来就该是追亡逐北了。” 正如两人所说,此刻的战场随着楚国中军被击破,无数楚卒呼喊着四散逃奔,楚国的左右两军也受到影响,开始了不可抑制的全线大崩溃。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诈败之后返身回击的楚国左军,这一军承担诈败的使命,结果因为士气太低,诈败的时候直接跑了一半人。 剩下的士卒在军吏的约束下勉强转身,和追过来的两千秦军纠缠,他们以多打少,反倒被秦军压着打。之所以坚持到如今,正是为了等待景同将军的奇袭,将秦军拦腰击破,获取大胜。 结果左军士卒一直期待的景同将军不仅在半路上遭受大败,反被秦军击破,紧接着更是接到了楚国中军崩溃的消息。 这种情况下,士气早就跌落到低谷的楚国左军哪还有战意,士卒立刻转身逃跑,将后背露给兴奋的秦人,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希望身旁的袍泽能挡下秦军的兵刃,好让自己逃得性命。 这时候,随着楚国中军被夹击大溃,秦将赵广也抓住战机,一边命令黑臀辅助蒙恬追杀溃逃的楚国中军士卒。一边又下令苏角、西乞孤等人立刻带兵直冲楚国右军。 楚国右军面对的是秦国老将冯无择,在拼斗中本就落于下风,属于勉强支撑的状态。如今见自家中军、左军皆溃,而秦国中军又派人杀来,这支楚军的士气也在一瞬间崩了。 众楚卒嘴里叫起来。 “败了,我军败了,大家快逃命啊……” 他们呼喊着,各自甩开了脚丫子逃命。 冯无择抓住战机,下令全军冲锋,追亡逐北。 楚国三军皆败,大局已定。 这一刻,纵使孙武在世,吴起重生,面对这般境况,也是无力回天! “令尹,我军败了,此战是我之罪也。” 景同在短兵护卫下,仓皇奔回项燕身侧,他面色苍白,一只手还在微微颤抖。 上一次他在东阳道路突袭蒙恬的粮队失败,曾在战后因负罪感想要自刎谢罪。 但景驹阻止了他。 那一次自刎失败,景同就失去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楚国之所以衰落到如今的地步,正是因为覆军杀将,导致楚国再无善战的将军。故而令尹面对王翦大军,无将可用,方才屡战屡败。我若死去,不过白死,当留有用之身,方是大义。” 这样的念头常在景同的心头徘回,故而当他奇袭失败,与蒙恬的秦军撞在一起后。 眼见对方迅勐如虎,向他扑杀过来的时候,景同的心中就先生出了怯意。 “我不能死!” 面对蒙恬,景同逃了。 此刻,景同回到楚军后方,眼见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楚军全线崩溃,无数士卒亡命逃窜,秦军也即将追杀到此,不由又羞又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