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入宫相见 (第2/2页)
笑了,赵佗只是见公子十分聪慧,日后必是个有福之人。” 赵佗对着胡亥咧嘴一笑。 胡亥看到大庶长对着他露出满口白牙,莫名的一个哆嗦。 一番寒暄之后,扶苏便请赵佗入寝宫,正式给诸位公子开始讲他此番征伐的事情。 “我昔日入伍,跟随李信将军……” 赵佗缓缓开口,按照皇帝的要求,从头开始讲起他所经历的统一战事。 不过赵佗嘴里虽然讲着故事,心思却不在这里。 他想要的听众,并不在。 故而相比前几次的眉飞色舞,他这一次就显得有些缺乏激情,省略了许多东西。 但饶是如此,诸位公子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在加冠之前,都身居宫中,少有外出,没有多少阅历。何曾听过赵佗所讲的各种战事和各地风土人情,一个个的都被赵佗口中所说的东西给抓住了心。 到了最后,赵佗在讲完灭齐的战事,便说道:“故而一切战乱,皆是由分封而起。若是我秦国一统天下后也分封诸侯于各地,待到数代后,各国血缘澹薄,必将战事重启,彼时又不知要让天下经历多少年的战乱,让多少士卒死于疆场之上,血流成河,白骨蔽野啊。” “皇帝圣明,便是看到了这一点,欲让诸夏永为一家,再不起争端攻伐,还天下太平安乐,这才废分封而行郡县。此等苦心,诸位公子当明晰才是。” 赵佗说到这里,为他的此番讲演做了个总结。 “父皇圣明,心怀天下。” “然也,分封之制乃是乱天下之制,自当废除才是。” 诸位公子顿时应和开口,特别是公子文和公子武等稍年长些的,一个个趁机拍起了秦始皇的马屁。 赵佗冷眼旁观,感觉这些公子说的都是些场面话。
如果说胡亥、将闾等年岁小的公子还有可能敬服于赵佗这番说辞。 那些稍长的公子,早已明白实际,知道分封制对他们的好处,怎么可能听赵佗讲一些话就被说服,一切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不过赵佗觉得无所谓,毕竟秦朝的公子,除了最受皇帝宠爱的胡亥需要注意外,其他人基本翻不起什么大浪,可以直接无视掉。 赵佗抬头看了窗外一眼,见天色昏黄,竟已接近黄昏时候,不知不觉竟然还是讲了这么久,他站起身来,对诸位公子拱手告辞。 扶苏回道:“此番多谢大庶长,让吾等兄弟明白了一统天下之艰难。吾等本该亲送大庶长出宫,不过我欲考校诸位兄弟一番,便不远送了,还请大庶长慢行。” “兄长,吾等该送送大庶长才对,此等行为不合礼节。” 公子文和公子武叫了起来,对着赵佗露出讨好的笑。 扶苏回头瞪了他们一眼,毕竟长兄最大,两位公子倒是不敢再开口。 扶苏这才对着赵佗拱手施礼,同时脸上露出一抹奇异的笑容。 赵佗一怔,想起上一次入宫的场景,立刻会意过来。 大舅哥,好人啊! “诸位公子不用相送。” 赵佗忙拱手告别,大步走出屋门。 屋门外,金乌西落,天地间一片昏黄。 赵佗侧首,望向上一次他所见的那处走廊。 就是在那里,少女赠椒,男子赠佩,完成了属于两个人独有的仪式。 果不其然。 在那凋栏木柱之间,正有一黑衣襦裙的少女翘首以盼。 她变了。 赵佗有些感叹。 少女明眸皓齿,巧笑嫣然,容貌越发精致。 而两年过去,她的身姿更比之前高挑婀娜,胸前的饱满将衣服撑起,曾经含包待放的花朵,如今已是彻底盛开。 公主十九岁了啊。 换到后世,那也是成年了。 赵佗心中滴咕着。 “怎么,两年未见,莫非忘了我吗?” 嬴阴嫚秀眉挑了挑,哼了一声。 赵佗惊醒,连忙大步走过去,嘴里笑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公主玉容常念于赵佗之心,这两年间数百日之久,岂有一日忘怀?” 听到这话,嬴阴嫚脸刷的一下红了。 “登徒子,又在我面前逞口舌。” 嘴里骂着,嬴阴嫚的目光却是瞥向赵佗下半身,见到那熟悉的佩帏正挂在赵佗腰间,她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脸色越发娇艳。 直到她抬头,看着赵佗越来越近的面容,却是秀眉皱了起来。 赵佗打趣道:“公主为何这般见我,莫非我脸上还沾着黍米吗?” 嬴阴嫚哼了一声,故作嫌弃道:“黍米倒是没有,只是你变黑了。” …… 就在赵佗在宫中和诸位公子,以及公主相见的时候。 属于九卿中的宗正和奉常,也收到了来自皇帝的诏令。 命其卜筮择日,为长公子扶苏举行冠礼。 接下来,长公子将迎娶廷尉之女。 同时,皇帝还命两位公卿,商议大庶长赵佗与公主嬴阴嫚的婚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