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红年代开始_第六十四章 第三次浪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第三次浪潮 (第1/2页)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边疆的歌儿暖人心,暖人心。

    清清泉水流不尽,

    声声赞歌唱亲人,

    唱亲人边防军,

    军民鱼水情意深,情意深。

    哎哎哎......”

    不知不觉中,1979年到了。

    这一年开春,阎解旷所在的研究小组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投影光刻仪,精度达到了3微米,仅仅比米国晚了半年时间。但是由于没能实现商业化生产,从而反哺科学研究,只能应用于军事方面。

    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到处都需要用钱,因而缺乏研究资金的后续投入,此后,我国开始在半导体方面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行列,被台岛和南韩逐步赶超,存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为了引起国家对电子产业的重视,阎解旷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写了一篇题为《第三次浪潮》的文章,拿给指导老师刘正华教授把关。

    文章不长,只有1万多字,刘教授反复看完三遍,才激动地大声叫好:“好,好文章,振聋发聩。解旷,你不愧是我最看好的学生。”

    “那老师,您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您给指点指点。”

    “这样就很好,没什么需要修改的。”

    “那老师,您能不能署个名。”

    “不用,你不用有所顾虑,如果你的文章仅是计算机方面的,我倒可以署名,增加点可信度,更能引起重视。但你这篇文章可是涵盖了很多学科的。而且全是你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师就不占你这个便宜了。”这年头的教授可不像后世某些人那样厚颜无耻,还是很有节cao的。

    “走,去校刊。”刘教授风风火火地带上阎解旷往校刊发行处走去。

    不久,这篇文章就发表在华清大学的校刊上,此外刘教授还通过其他渠道报了上去。

    文章阐述了由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阎解旷在文章中强调,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名之曰“第三次浪潮”。

    人类迄今已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是“农业革命“,即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历时几千年。

    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历时300年,以蒸汽机的发明为开端,从蒸汽时代历经电气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年达到顶峰。在第二次浪潮时期,以使用不能再生产的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基础,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

    第三次浪潮,是以电子工业、航天工业、通讯技术、生物工程等组成工业群,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

    文章还阐述了与各个时代相对应的是文明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大数据、跨国公司、无纸化办公、产消合一等等新概念。

    文章最后指出,谁能在信息化过程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引领这个时代。

    这篇文章阎解旷虽然借鉴了一部分前世看到的托夫勒的观点,但很多都是阎解旷这些年的刷书总结,结合未来科技的发展路线提出来的。

    其实很多时候人本身受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禁锢,但只要有人帮你推开一扇窗,你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华清学生中引起了热议:“《第三次浪潮》、信息时代,虽然我看不太懂,但就是觉得牛。阎解旷,这人是谁啊,是我们学校的吗?”

    “肯定是我们学校的,你没看到后面注明了吗,计算机系78级研究生。”

    “你说,会不会是他翻译的国外著作啊!”

    “好像没写是译文啊!”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明天会使我们所有人大吃一惊。如果未来真是文章中描述的那样,我们更要发奋图强、奋起直追。同学们努力学习吧!”

    这些议论正好被一位在华清校园游览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史蒂夫注意到。“你好,你们说的文章在哪能看到?”

    “就是在学校的期刊上,喏!就是我手上这份。”见是位外国友人,被问到的同学赶忙回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