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2/2页)
么多年的儿媳妇。作为儿子,他理解父母此时此刻的心情。而桑梓馨和卫大平为了不让两位哥哥、嫂子有其它的想法,才决定买房。 这么多年,母亲没少为难媳妇,虽然媳妇不说,自己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儿。这回好了,有了自己的房子。父母的身体硬朗,并无忧无虑,作为儿女的也就放心了。卫大平想。 搬家那天,桑梓馨让卫大平的两位哥哥过来帮忙。他们欣然的来了,并且来的很早。“祝贺弟弟、弟妹乔迁之喜。” “同喜,同喜。”卫大平也和哥哥客气起来。吃完早餐,把所要带的东西装到了车上。人们这才知道,只把三口人的衣服和一些小物件装上了车。家具、米、面、油,还有些东西都留下来。父母让他们拿着,过日子啥都用得着。无论父母怎么说,桑梓馨说啥儿也没拿。搬东西的时候,婆婆跟着忙前忙后,告诉这个别忘了,那个别落下。 “妈,剩下的就不带了,留着您用吧。”听着儿媳妇的话,婆婆的眼睛湿润了。临走的时候,她把几个孩子送出去很远才回到家。 来到了新家,把车上的东西拎到屋里。大哥、二哥都说地点好,房子好,价格便宜。 家搬过来首先要了灶。桑梓馨把大锅点着,锅里煮了六个鸡蛋。桑梓馨叮嘱大哥、二哥,“晚上一定要来家里吃饭,把嫂子和孩子都带来。” 大哥、二哥推拖着。 “要来,不然也用不着找两位哥哥。”卫大平说。
“这是我们定下来的,一定要来。”桑梓馨认真的说。 两位哥哥只好答应。哥仨出了家门,各自上班去了。 桑梓馨和单位请了假,她一边收拾着屋子,一边和儿子说着话。“儿子,这是咱们自己的房子,你喜不喜欢?” “喜欢。”卫圩高兴的说。 “喜欢让姥姥看你,还是让奶奶看你?”她又问儿子。 “姥姥。”卫圩说。 “那就让姥姥看着你。” “好吧。”卫圩一边跟着mama,一边高兴的回答。 家具擦得一尘不染,炕也擦完了。桑梓馨坐下来,和儿子瞅了一遍又一遍,确定没有活儿了。她领着儿子到街上的电话亭给mama电话。 方华接到女儿的电话,马上就来了。桑梓馨和儿子在路口迎接母亲。 退休的方华并没有答应医院的回聘。尽管己经五十多了,但她仍有青、中年时清丽雅致的气质与神韵。 桑梓馨老远就见到母亲的身影,方华来到女儿和外孙跟前,弯下腰就要抱卫圩,桑梓馨制止了母亲的好意。“妈,他都这么大了,不用抱了。”方华站起来,对女儿和外孙子,笑了。 “院儿里这么干净。”方华和女儿、外孙子走进院里。“还种着园子。” “妈,你看它们长得多好。” “是的,种的还挺全……” 母、女俩一边谈着,打开了屋门。外屋地是锅台一一锅台连着炕,是东北一直的传承。锅、即可做饭,又能溜、扒、咕噜、炖。而且用过的火,转为烟火,穿过火炕,直冲烟囱。于是缕缕青烟直上云天。立柜站着屋里的一面墙,看上去很协调、规矩。方华环顾着屋子,兴奋地坐到了椅子上,桑梓馨把水杯端给了母亲,她接过来放到了桌上,关切的问女儿,“买房,钱够了吗?” 桑梓馨看着善良、cao心的母亲,“够了,全都办妥了。” 方华放心的笑了。接着母女俩唠了一会儿嗑儿。“妈,您带卫圩,是在我们家好,还是把孩子送过去?” “你看怎么样好。”方华又反问女儿。 “我弟弟两口子是啥意见?”桑梓馨问。 方华很佩服女儿的做法,还没等她说话,女儿又说:“还是把孩子送过去吧。一是:不用您来回辛苦,再者:冬天冷,往回走都黑了,很不方便。” “好,你弟弟他们也是这个意见。”方华高兴地说。 桑梓馨也很高兴。“妈,我小弟结婚有几年了,怎么还没有孩子?” “我问过慧兰,她说她没病。”方华忧心忡忡的说。 “妈,有时间您领着我弟到医院查一查。”桑梓馨关心的说。 “我说过,你弟弟却说他没病。”方华无奈的说。 “不检查怎么知道,哪天我领他去。”桑梓馨说。 方华说:“很好,你弟弟最听你的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