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老中医_第六百四十九章 狐假虎威(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九章 狐假虎威(上) (第2/2页)

这最后的昙花一现,市场来的时候,中医大传承就要直接面对强势冲击了,弄不好,李胜利这边的整盘成果都要拱手相让。

    这显然是李胜利不可能接受的结果,所以他必须在杜老爹回来之后,一步步的摊牌。

    将杜老爹的想法说完,老杜点头之后,李胜利这个贤婿就是杜丁王谢四家真正的师爷了,而且还是说了算的师爷。

    确定好了话语权,接下来就要开始慢慢发力了,等风雨结束,那时节再起步,也不是不成,但终究是有些晚了。

    回到马店集这边没过两天,刘教授那边的规划也拿了出来,这也不是什么详细的规划图,用不着事无巨细的麻烦。

    刘老去看过山上村的山势之后,初步的规划也就拿了出来。

    说及山上的规划,还是要到实地去的,带上想看热闹的丁岚、付宜卿,叫上自训班那边的蒲老等人,李胜利一行又到了山上村的山口处。

    史老、成老等人,也一路跟着来到了山口这里,自训班只是这边的过客而已,李胜利在山上这边规划的建筑,不敢说是中医界的老营,但北方中医的老营,这边还是够格的。

    老营要落地,名老中医们的意见自然也少不了,史老、蒲老、成老等人,医书之外,比李胜利这边还多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个也是水磨的功夫,很难一蹴而就。

    “李先生请看,此处山势谷地,若龟甲一般。

    神龟献图分两仪,两仪之外有八卦,中医源于阴阳两仪学说,有四气五味之论调。

    那咱们的规划也就有了,你们看这两处山头,可分别为两仪阴阳鱼的阴阳之眼,可在山头盖上两座高楼。

    四气五味,气虚浮为阴,味则为阳,接下来四气归于阳鱼,五味归于阴鱼,阴阳调和也就有了。

    四气阳鱼划为四个区域,为阳盛升浮之地,可做教学之用,以求上进。

    五味阴鱼划为五个区域,为阴柔沉降之地,可做饮食起居之用,可以安然。

    阴阳眼各起一座高楼,一为藏书楼,一为中医传承楼。

    两仪之外分四相,四相之外有八卦,若地盘还是不够,可拓为六十四卦。

    就山形地势而言,山上村这边正是八卦生门所在,药王庙附近则是八卦死门所在,阴阳相生相合,此乃得天独厚之地。”

    刘教授到底是传统文人,到底是会白话,听完他的一通两仪阴阳八卦之后,李胜利也是服气。

    这都阴阳相生相合、得天独厚了,他也只能是无话可说。

    至于史老、蒲老等人,也一块被刘教授给侃晕了,中医遇上传统文人,差不多也只有被忽悠的份儿了。

    因为他们所学的,正是源自两仪阴阳学说的中医,刘教授这边阴阳五行、六合七星九宫还没用上呢,真用上了,那不仅是设计图要复杂了,马店集跟太平庄的建筑合作社,也有的营生去干了。

    如今只是一个两仪、四相、八卦,李胜利就觉着差不多是闲置军营的几十倍大小。

    再让人质疑,刘教授这边再给弄上五行六合七星九宫,那特么就属于没事儿找事了。

    “刘教授,两座山头,挖成防空洞,不影响你的规划吧?”

    大致过了一下山形地势,许多地方都需要填埋一下,城里倒是积土无数,但拉来山上村填山地,就有些开玩笑了,没那么多的运力。

    如今也临近冬天了,看了看刘教授指的两处阴阳眼,李胜利索性就时兴一把,直接在山里挖防空洞了。

    进山避难,也是备战、备荒的一条准则,这样一来,马店集跟太平庄的人到山上村挖大型的山体防空洞,也就有了由头。

    这说成是借力打力也好,损公肥私也好,狐假虎威也罢,无非两个村的社员不会白出力,李胜利这边会补上工码的,rou算是烂在了一口锅里。

    “没问题,出来的土石正好填一下低洼地。

    李先生,藏书楼的事可行吗?”

    给李胜利摆出两仪八卦图,刘教授这边除了置气之外,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

    马店集的书籍,虽说都藏在了门面的二楼,但那边终究不是正经藏书的地界,短时间还成,长时间藏书,书籍就会因为环境而损坏的。

    “迎面第一座楼就是刘老说的藏书楼了,以后就叫做柳仲纶藏书楼。

    如今条件差点,连同那座中医的传承楼,只做地基的平通就好,之后,我会尽量将藏书楼、传承楼跟山体的防空洞相结合,建造出两座,可以真正传世的建筑。”

    回身扫了一眼站在山口的史老、蒲老等人,柳爷要在自训班坐镇,所以没来,如果来了,想必老头会激动一番的。

    “这样最好,那下面的建筑,我就找人给你出设计图了。

    今冬挖洞备料,来年一年,学校的雏形差不多也就有了。

    近期我再找几个留洋学过建筑的,看看能不能给你设计两座楼出来。”

    见李胜利上道,刘教授这边也揽下了一些设计的营生,老刘估计自己找来的设计师,怕是国内最好的了,他的一些想法也就可以在设计之中体现了。

    接下来,刘教授跟史老、蒲老等人聊起了建筑群的具体功用,在山上这边统管返本归源的成老,就找到了李胜利跟前。

    “胜利,医理详解的医理部分已经有了架构,只是药性的厘清,各派各家之间的分歧不小。

    临时总结出来的药典已经差不多成了,各家各派的一些分歧,我们这边已经整理成册。

    你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份药典一份分歧,你这个抓总的,还是要给出药性纲目的。

    药典跟分歧,我们这边都做了备份,几乎一门一份,但你的也尽量不要遗失了。”

    医理的返本归源跟药性厘清,走到现在,就慢慢纠合在了一起。

    医理的返本归源还简单一些,众人竖起框架,各人分派任务慢慢填充就好。

    但药性的厘清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不提道地跟替代,仅是一个药性,各家各派都在典籍之外有所延展。

    延展出来的这些药性,实际来用还有效果的,这茬是看典籍,还是看实际的药性,山上村的各家各派之间就有分歧了。

    这类问题,李胜利也可以想到的,时不同、地不同、药也不同,药性就不能一概而论。

    想着自己得自统哥的辨药高级,李胜利知道,成老所说的纲目,还真就得他来给出,因为他的辨药高级得自系统,应该是相对准确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