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落地生根(上) (第2/2页)
> “爸,您这就说错了。 如果把备战、备荒之后再加一个促生产呢? 当年南泥湾的大生产,现在未必不可以搞的。 以小手工业产品换外汇,外汇换粮食,也是备荒的一种准备。 如今的大前提是备战,老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促生产,我看还是可以写在备荒前面的。 加上‘促生产’这三个字,备战、备荒就是两条腿走路了。 也只有两条腿走路,我们的备战、备荒才能走的更长远。 如今的战时状态,虽说可以将绝大多数人的力气聚集在一起,可这仗一旦打不起来。 现在凝聚力气所消耗的物资,就是对将来产能的透支。 我们的经济结构本就虚弱,透支的恶果,一旦落了下来,五八年之后的事,可能就要重演一遍的。 老爷子跟领导,怕是都有这方面的担忧。 爸,您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促生产’这三个字,意义也是跨越性的。 再有,老将老帅们下去,也是按照铁路沿线走的,有这些老将帅在下面看顾,促生产,也会轰轰烈烈的。 只是,这功劳,您就不能一个人扛了,得让领导分担一部分,王前进的干娘分担至少一半。 没有这样的和光同尘,这条路也是不怎么好走的……” 李胜利的前半截,或是绝大多数说法,杜老爹听得眉飞色舞,只是提到王前进干娘一节的时候,老杜的脸色就沉了下去。 “胜利,事情不好这么做,做了,原则就不在了。” 王前进的干娘,虽说隐为杜丁王谢四家的助力,但真正要接触了,杜老爹这边的态度,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爸,这事儿用不着您的。 还得让领导开口,您最多只能是个辅助。 最好给老爷子的电报,也让王前进的干娘来发。” 在李胜利看来,王前进干娘这茬,杜老爹就是想掺和,现在也有些不够格。 只有领导跟王前进干娘共同发力,小手工这茬才能做的轰轰烈烈。
“胜利,这事还有别的牵扯?” 话到此处,杜老爹的收获已经算是盆满钵满了,但是,小手工业产品,不单单是涉及到国内的,接下来,杜老爹看的就是贤婿的格局了。 “爸,咱们之前虽说跟汇丰有合作,但这也仅是小手工产品之中的一部分利益,最多不超四成的。 剩下的六成多,则是在国外的销售环节,除了终端获利,再去一两成,剩下的三四成,就在批发环节了。 骄阳在国外的投资,如果顺利,余下的这六成多的利润,她那边未必不能吃下一半的。 吃下去这一半,骄阳还要反馈出一半,用以购置合用的机械运回国内。 促生产,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循环,这个循环之中,会有农村大队的初级社,也会有村集体所属的企业。 如果单一产品的需求量大,还可以统合村集体的企业、合作社,进一步组合成乡镇企业。 如果产品需求还大,那就是县域经济体了……” 从合作社到乡镇企业再到县域经济体,这就是杜老爹想法之中的盲区了,这些是有特色的经济体,没有后世的总结,现在就叫做创新。 “好思路! 能不能再深入的说一下……” 之前的促生产之类,老杜自己也有印象,虽说看不到透支经济潜力的结果,但让他谋划一下,也能让农村的小手工业有所发展。 但像李胜利这样,几乎是将小手工业的发展理论化的说法,杜老爹自忖是做不到的。 “到了县域经济体,就又要跟您割裂出的轻工部分挂钩了。 需求有大有小,大的单子,轻工企业有其规模优势,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但有大单子,也会有小单子,大企业做小单子,不仅会增加管理上的成本,实际的生产成本,也会增加的。 大单子大企业来做,小单子就该是从上往下推了,船小好调头,咱们在要求精工的同时,也要增加下面的生产效率。 这些合作社、乡镇企业、县域经济体,就可以根据单子的大小,来进行生产了。 整条线上,大企业负责技术、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中等企业,负责技术设备的推广;小微企业负责实战检验;至于合作社,可以弥补上游市场规模过大的不足之处。 有了这一整条线,咱们就可以吃掉整条外贸线了。 总的来说,就是各担其责、各司其职,健康、平稳、有序的发展,不要搞成恶性竞争的市场,平白让外人占了便宜。” 听完贤婿李胜利的高论,杜老爹这边算是佩服了自家的这个师爷,更佩服自己择婿时的眼光。 现在的杜老爹,恨不得杜鹏也是个姑娘,大姑娘在外打拼,二姑娘就负责留住这样的好贤婿。 以杜老爹的眼光来看,李胜利当日所说,助推他上领导办公室的副职,还真不是一句空话,刚刚说完的这些,真正形成产业的时候就足够敷用了。 小手工业之外,还有割裂的轻工产业一部分,提到技术跟设备的开发,还要涉及工业这条线的。 李怀德跟杜鹏那边,还涉及到了汽车产业,这一大盘产业,杜老爹现在觉着自己一个人好像不怎么吃的下。 “胜利,富贵、安康还小,平安、喜乐的岁数不小了。 我们老两口如今也算勉强安稳了下来,让付大姐带一下平安、喜乐?” 虽说杜鹏不是姑娘,老杜也没有第二个闺女,但他还有五个大外甥的,杜娇阳怀着出去的也是一个男孩,起了个小名叫念家。 如今大的平安、喜乐,正是讨人喜欢的年纪,拽住面前的贤婿,用孩子也是一样的。 “爸,老大平安,让我过继给师门柳家了。” 有些事捂也捂不住,见杜老爹的心情不错,李胜利索性把大儿子平安将来的去处给说了。 老杜这边看脸色问题不大,但丈母娘付大姐那边的脸色,就阴沉如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