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老中医_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西医(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西医(下) (第3/3页)

做事的时候,却分的清清楚楚。

    “姐夫,你的岁数也不小了,有些时候,也要独自抉择的。

    领导的病情,越拖维系的难度越大,一旦手术,状态就会越来越差。

    中医的手段,你不是没见过。

    我跟蒲老、岳老,之前就有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只是办公室那边因为靡费,没有接受。

    如今病了,该花不该花的都要花了,兴许我们还能挽狂澜于即倒呢!

    这茬你说不说的随你,我也不强求。

    但是,跟老王商议了,就必须通知老杜,别瞒着他做事……”

    点拨完了姐夫王前进,李胜利回到诊所,从柳爷手里拿过留底的法条,也没跟王二愣子再说什么,两人直接就回到了会诊室这边。

    “小李,之前我对你多有误会,对不住了!”

    进门,不等李胜利坐下,吴博士这边就道了歉。

    对此,李胜利也是微笑接受,回道:

    “吴博士、吴教授、顾博士,咱们仨是不是算达成了一致?”

    李胜利这话问的有些没头没脑,也有些强人所难,但形势比人强。

    听完陆总老王说的种种,三人也不得不佩服面前这个小年轻。

    李胜利虽说没出什么骄人的成果,但推动赤脚医生下乡一节,也确实改善了下面的医疗条件。

    没有如今的赤脚医生们,吴博士跟顾博士,也不会跟李胜利坐着说话的。

    赤脚医生这茬,李胜利虽说只是推动了一下,但先期手段,跟后期举措,都是相对完美而得力的,省却了不少的试错时间,这些成绩也是不容抹煞的。

    不知李胜利的意在何处,三人也不好反驳,就只能勉强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好!

    既然达成了一致,之前所谓的中学西,就没什么必要了。

    中医学西医,对人材跟资源而言就是浪费。

    西医的教学可以程序化、工厂化,但中医不成。

    每一个中医人材的流失,需要付出的资源、时间,恐怕是西医学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中学西浪费、西学中艰难,咱们不若弄出个中西医吧!

    中医大的新割治派,肯定要全盘吸纳西医手术的,说他们是中医割治派,我也没那底气,所以命名的时候,就留了活扣,叫做中医新割治派。

    以后新割治派的学员,就是中西医的学生了。

    三位,不要小看这个中西医,它的学习难度,要远超西医的。

    而中医传承之中,对于手法的一些锻炼手段,西医不妨吸纳一下。

    吴博士,说到中西医,咱们就要说说金针拔障术了。

    此术非是臆造,也非是媚上的手段。

    这种治疗白内障的技术,唐时的医书典籍、野史笔记之中都有记载。

    术法,其实跟西医的白内障手术的原理一样,只是相对而言,对病患的负担更小而已。

    无痛、微创,不也是西医手术所追求的吗?

    现在设备基础不够,我就带着你们瞧瞧,中医对西医或是现代医学而言的可借鉴之处?”

    看着洋洋洒洒说出中西医的李胜利,听着无痛、微创的理念。

    二吴老顾,相识苦笑,按老王所说,这位年纪轻轻的李胜利,心术城府极深,手段更是老辣异常。

    如今看来,还真是如此,刚刚这位离开再回来,之前所说不甚了解西医的人。

    就变成了对西医理解极为透彻的人,也是令人无语的。

    “中西医的难度要大过学习西医?

    胜利同志,可否详细说下疑难之处啊?

    我们对于中医的了解,还停留于纸面,按你所说,我们这些人,对中医也是不甚了解的。”

    老顾这边玩笑一般的诘问,李胜利也没有轻忽的回答。

    而是想了一下才慢慢的说道:

    “我之前跟史老辩论过,西医研究的事病理,而我们中医研究的是命理。

    所谓命理,就是外部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了。

    这其中既包括了内脏五行阴阳学说,也有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的说法。

    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对留学生而言,难度不知道够不够大啊?”

    李胜利这话说完,二吴老顾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这就又涉及理论的科学与否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