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九章 顺风行船(下) (第1/3页)
第819章顺风行船 听了杜老爹的担忧,李胜利也是想了一下刚刚说的,才回复道: “爸,对咱们而言,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发展之初,细节的把控,规矩的设立,法条的完善,税赋的到位,才更为关键。 发展开海儿,咱们要的是发展,修桥、铺路、建厂、开工,要的是真金白银,而不是藏富于民。 合理的税赋,必须到位,征缴必须及时。 我们做大项目的资金,才会有来源有去处。 rou烂在一个锅里,只是一个说法。 真正落到实处,就该如老美那边一样,你就拦路短道劫财的,抢够了数儿,也特么得给我缴税。 至于以后打靶还是坐牢,那是法条的事儿。 “爸,您还真是慧眼如炬。 看来自家贤婿,对于自己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很清楚的。 只要单干开始,我们就要大规模的承包药山,用以保护中医传统的道地药材。 李胜利说的在理,杜老爹问的也在理。 翁婿对面,杜老爹这边也不讳言贤婿的助推之功。 药山一事,对杜老爹而言就有些无所谓了,涉及到山,多半都是无所产出的地界。 咱们的远景是遵纪守法暴富,投机倒把法办! 这茬,还是需要您来帮着遮掩或是推动一下的。 这点一定要达成一致,不管人们的初心如何,还是论迹不论心的……” 如今虽说不是百废待兴的局面,也有些凋敝的景象在里面。 人投机倒把的交了税,处理的时候就得从轻。 来年肯定会有反响。 投机倒把暴富,遵纪守法破产。 撂下去的规矩要简单。 动辄蹲监、打靶,才是最挫伤积极性的活计。 比如纳税一说,不要这行一个比例,那行一个比例。 总不能到了最好,再搞出官绅一体纳粮一说吧?” “胜利,你有心了。 改已经是不得不改的局面了,大踏步还是小碎步,亦或是走路之初就带上脚镣,杜老爹也是需要深思的。 点了点头,将这些记录之后,杜老爹问道: 没有规矩,咱们就属于穷人乍富,开头这几步走不好,就会影响以后的风气。 听了贤婿这话,杜老爹的眉头就皱在了一起。 交税,投机倒把的可以从轻处理,程序不规范的,可以帮着他们规范。 尤其是西南一代,路途不同的问题,也很严重,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可能要跟部队伸手要一些炸药之类的必需品。” 这类现象绝对不允许出现。 毕竟我们要承包的药山,多半都是以万亩为单位的。 贤婿李胜利所说的细节,也是杜老爹真正要听的细节。 “胜利,事情还没做,咱们又是门槛又是入场券,又是税赋、法条之类的,会不会打消下面的积极性呢?” 我已经让王前进带着这段时间的收益,去了道地药材的八大产地。 同时借着顺风行船,在各地进行中药材种植业的试点。 一鼓点往下打才是最好的,老话不是说十税一吗? 不妨试一下,同样的,收税之后的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 皖地的事他还不知道,也不知是自发的行为,还是有人故意为之,要在下面形成声浪。 皖地的一个村子,已经签了一份单干的文书。 说获益是搭了顺风船,不如说是贤婿又推了他一把,让这些法规跟他的主张,搭上发展这艘顺风船。 想着这些跟他的中医大传承没什么关系,杜老爹这边为缓解心里的压力,也就调侃了一句。 “爸,太过积极,就该是野蛮了。 我问这个,你是不是要说,这也是为了你的中医大传承啊?” 实在不成,违法收益没收,人放出来就好。 除此之外,还要在这些承包药山,已经进行药材种植的村子,开设各种小手工作坊或是厂子。 本以为是听你的建议,没想到你却是在帮我实现自身的抱负。 听到贤婿李胜利夹带的私货,杜老爹这边的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