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冷眼旁观(上) (第3/3页)
br> 手术的风险太大,一旦下不来,可就……”
老邓在山上这边,真正拜的师父是成老,史老也只算半师的。 听到老师要强拖古稀之躯,上那几乎有死无生的换肺手术,老邓也是一阵阵的头皮发麻。 山上的学员们还差了一些,但那些名老中医们,在山上的时间越长,越是不惜此身的。 此前被老师成老跟史老,强行叫停的临危起复之法,许多医界前辈,都是用上了附子这种大热之药。 以大热还阳,医书典籍之中是有记载的,可对于一些七老八十灯枯油尽之人,大热之药也是大毒。 老邓在这边,就亲眼见过几位中了附子之毒,依旧要哆嗦着牙齿嘴唇,记录药性的名老中医。 惜身二字,对这些医界前辈而言,早就放在了他处。 自家老师成老,想要通过手术求活,一样是为了手里返本归源的活计。 想着之后厘清药性的简单,老邓这才知道李胜利口中所谓的‘惜身’份量有多重。 “有死而已! 若是有了医治肺卫的法子,我还能帮你撑上几年的。 我们师徒,怕是都要熬死在‘返本归源、厘清药性’这八个字上了。 你别看胜利不常来山上,可他那边的担子更重,山下的无数赤脚医生,山上的这几万学员,可都是靠他养活。 如今年月,做这事,也是玩命的,我们岂能不知? 好了,咱们都是为了大传承,到了我这个年岁,也不需要‘惜身’了,当要奋起一搏的。 搏得生路,我便为你再撑几年,搏不成,无非黄土一。 小邓,记着,对于胜利,切不可冷眼旁观!” 听着两个前辈不惧生死之言,老邓也清楚了医家向死书的作用会有多大。 这是医界前辈们,在拿最后的寿限,为后辈趟出的延寿之路。 听完史老、成老的这些话,老邓这边对山上,也多了十二成的归属感。 之前,总以为这里是学艺的地界,现在看来,真如那些老前辈所言,这是医家的传承之地。 李胜利这边开车拉着老高、张英回到马店集之后,临别之时,他也交待道: “高经理,开药铺的房产,我手里并没有几处合适的。 这茬,还得让各东主们受累,最近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各自物色。 花钱办手续的事儿,就交给我了……” 送走老高,李胜利又给谢飞那边打了电话。 山上学员及名老中医们的安家费,还是要港城那边再打一笔的。 有中医司令吕老坐镇函授学校,这事办起来也简单,只当这些人是函授学校的学员好了。 想着依旧没跟部里厘清的关系,李胜利这边就不怎么着急了。 如今中医断代之厄,在中医院一线已有显现,只怕现在比他更着急的是司里跟部里。 堪堪能与老邓齐名的人物,现在各省加在一起不过百余。 下一茬,就直接是二三十岁的学院派了,等着他们成名,少说十年二十年的。 而各村的学员,传承班之中有两三成能达到学院派的水准,学徒班之中,至少是六七成。 精研班那边,能跟老邓齐名的没有,但能跟下面的一些名老中医较技的,至少三五百之数。 而这三五百之数,也是山上村十三年之精华所在。 再给两三年的时间,精研班的学员,一一在各老字号坐堂历练之后,人数怕是要超过千余的。 现在也是各村学员们,最后冲刺的几年了,学扎实了经验跟理论,接下来十年,个个都是名医水准,李胜利不敢说。 但万余名医还是要的,加上函授班跟赤脚医生之中的精锐,最多五年的时间,中医大传承的中坚力量,也能算是勉勉强强了。 五年之内,函授学校之外,李胜利还需要在各地开设专门用以师带徒的医专,已及进阶的学院。 这里面的投入就很大了,这笔花销,可能就此沉底,也可能在后续的药厂之中返还。 但没有这个基础,后续的事儿也就没法谈了。 至于司里、部里以及下面中医院的人员缺口,还是那句话,如今市场都开了,他总归要为这些学员,以及下面的赤脚医生挣个待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