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七章 冷眼旁观(下) (第1/3页)
第837章冷眼旁观 李怀德这边的报告打了,事情如两人推测的一样,受影响的还是那些个正管。 只是稍有不同的是,这事跟西南那边并案了,既然都说‘案’了,这事儿的结果差不多也就定了。 杜鹏那边因为优柔寡断,也正经吃了杜老爹的一番家庭教育。 这茬对杜鹏而言是飞来横祸,但对杜老爹跟李胜利而言,却是时机恰当。 李胜利这边还是希望杜鹏上进的,杜老爹那边,自然也是满心殷切的。 只是杜鹏事发之后,杜老爹那边没请李胜利去家里,也让这位贤婿多了揣测,弄不好如今的老杜,也是忙的焦头烂额。 近期下乡的青年陆续回城,今年预计七百多万的数量。 而城里能够拿出的工作岗位,别说几分之几了,只能按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来算。 好在之前李怀德等人推行了考核细则,让一些厂子精简了一下。 同时让人们发现了厂子,也不是之前那样随便可以吃闲饭的地方。 对有些人的前路而言,厂子只是一个中转站,万一在厂里留下了考核不过关的字迹,只怕以后的路就难走了。 相对的,因为考核的缘故,现在许多厂子的工作岗位也是紧张的。 虽说还没蹦出竞岗一词,但青年想要进厂,也要跟厂里的老工人实实在在的比拼一把。 实际的考核结果,差不多也出来了,那就是现在的许多厂子不仅不缺人,而且还有冗员的问题。 接纳了青年,就要清退一些工人,这也是个两难之局。 老高那边,新开的三家老字号,也开始筹备人员了。 药铺这类买卖,也是专业性相对很强的行业。 新字号的成立,也有上面想要解决返城问题的尝试。 如上面想的一样,新字号这里也接纳了一批返城青年,但其范围也是明确的,返城的赤脚医生。 而且,即便是赤脚医生,也要通过考试,才能被录取的,不是说做过赤脚医生,就有资格在药铺工作的。 考试录取,这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次尝试,也得到了上面的关注。 新字号这边,因为是私营的缘故,在粮食上是没有指标的。 这点让老高跟字号的东主们有些挠头,老高帮着申请了几次,但上面却没什么答复。 对上面而言,能让这些新字号起牌照,就是相当照顾了,再给粮补,那这些字号,跟公家单位何异? 带着这样的问题,老高又找到了李胜利的跟前。 “这事儿简单,多给钱好了。 将最低的工资定在五十块,额外的粮补再加五十块。 无非钱是由我来出的,这点就不要跟我讲什么效益了。 大师傅就按照工资一百,粮补一百来算。 现在这时候,钱说话还是好使的。” 听着李胜利的简单粗暴,老高这边也很是挠头。 他那边的西鹤年堂,工资最高的就是他了,一个月不过七十几块。 一些个老药工,一月也就三十多的工资。 按照工资对比,新字号的学徒,就是五十起步,接下来那些个赋闲在家,还不怎么好请的老药工们。 恐怕就要对这几个新字号,趋之若鹜了。 “李先生还是您的手法高明。 只是这样一来,怕是药材公司那边会有意见的。” 新字号对自家单位的冲击,老高这边是无所谓的。 老字号新开,许多规矩延续不下来,各种替代药,混淆了原有的药性。 如果不是为了饭辙,他还真不想去这些新开的老字号任职。 老高不仅熟悉药铺卖药的营生,对铺子里的一些秘方、秘药他也是有掌握的。 就说如今西鹤年堂的茵陈酒吧。 这是个不错的利润点,但上面不许,只怕许多人想喝澄碧如玉的鹤年堂茵陈酒,只能着干私活的大师傅了。 之前几年,老高就做过这个,西鹤年堂的大师傅,跟他也是熟识。 李胜利这边的茵陈酒,多半都是老高带人酿制的。 老高几次交涉,也不是说没有成果,只不过换来的是原同仁堂的茵陈酒方子。 依着上面的说法,鹤年堂的方子成本太高,不如同仁堂的方子好。 而且同仁堂的方子,也是删改过的。 作为同仁堂之前的经理,茵陈酒这类小方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