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烈火烹油(下) (第3/3页)
实在没有门路的,就去火车站或是厂子,倒腾碎煤、枕木、铁料。
赚钱的买卖那是五花八门的,赔的也真是不多,这就促使更多人,到市场上来寻摸饭辙了。 但凡有点门路,做点买卖,赚的就比在工厂上班要多。 返城的人是有粮本的,虽说粮食不多,但维生还是足够用的。 这里的门路,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门路,但凡家里有个在厂里上班的,厂里管理再松懈一点,就特么是求活的门路。 市场的爆火,肖虎这边的压力就比较大了。 之前,李胜利给肖虎他们续上的进口估衣,可是行销全国的。 下半年一开始,肖虎那边的货就很难过长江了。 到不是遇上了什么竞争对手,而是货物大多都过不了沪上一关。 虽说沪上在长江南岸,但货到沪上为止,虽说实际上是过了江的,但只到沪上,就不能算是真正过江了。 下半年开始,火车车皮也开始紧张了起来,好在有丁勇在西南给整修完毕的卡车加入。 如今肖虎他们的车队,大多是二三十辆一波,来回奔波于南北之间。 为了安全,李胜利专门找到李怀德,将车辆挂靠在了轧钢厂的运输队名下。 也捎带让李怀德拿着一批工作证以及钢印,给肖虎等人伪造了身份。 这么大量的货物游走南北,车辆跟轧钢厂名下的物资公司有关,才算是有安全保障的。 虽说市场的火候到了景象如烈火烹油一般,但总归有保守的地界。 没有轧钢厂的皮做伪装,靠市场手段,并不能畅行无阻的。 如今,津门港那边的拣选速度也成了累赘,只能增加人手了。 不拣选,那也是不可能的,一份外文报纸,就能在有些地方让你寸步难行。 拣选,现在也是原则问题。 至于衣服的质量好坏、破旧与否,就没人管了。 无非只要东西拉出去就能卖得掉,如今进口估衣的价格,也在被动的上涨。 入夏之后一个月,货价就涨了一倍多,不要布票、工业票的毛料西装、皮鞋,在南边也是妥妥的抢手货。 货价的一倍多涨幅,都在这些估衣上面了。 同样的道理,不要票的二手旧家电,也是爆款。 这连带着太平庄这边的电机厂,也跟着红火了一把。 如今太平庄电机厂这边,电机已经不是主要产品了,变压器才是。 电压不稳,也是各地的现状,电视台如今都要上广告部了,电视的普及率,也在慢慢的增长。 电压不稳,就会烧坏插电的电气设备,这也是买家电的必选项之一。 太平庄这边的变压器线圈卖给厂子,几倍的利润,做成变压器按市价卖给肖虎他们,十几倍的利润。 这钱赚的可比玩电机多多了。 对此李胜利也没法劝,市场么。 只能让太平庄这边的电机厂,在不耽误电机产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加工人了。 加班,当然也是按照他给杜老爹所提,八倍工资制算的。 有些时候,也用不着上面推,做的多了,工人拿习惯了,也就成为惯例了。 与太平庄的电机厂差不多,各地的厂企,别说计划外了,有的厂子计划内的原料,都开始受市场的影响了。 都说现在很穷,但在李胜利看来也不算是很穷的。 这次肖虎回来交割富裕资金,李胜利就看到了大几百斤的黄金。 除了大小黄鱼、杂色金条之外,现在用的金条,也出现在了装黄金的弹药箱之中。 除了黄金、大团结之外,这次交割的富裕资金里面,还有美刀、港纸这类玩意儿。 金表、首饰、古董之类,也算是不少。 要是不看一箱箱的大团结,肖虎带回来交割的东西,就跟打家劫舍来的贼赃差不多。 “叔,估衣买卖,能不能让外面再增加一些? 我们这边货不够卖的了。 如今各处库存的路子,也多了不少对家。 我按着您的说法,人进来的多了,也就让他们退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