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天龙之本色逍遥_第一百一十二章 作壁上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作壁上观 (第7/7页)


    三十六计走为上;

    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关键之处绝不能假手外人和新人!

    顺致大安!另金枝、玉叶安然无恙且二人均已身怀六甲,不数月即可开枝散叶!你们父女就相互祈福吧!

    终于将这里的一切结束了,长士青决定离开两淮向北进发。不仅需要回到王府安排搬家了,而且萧峰一直在催自己亲临前线看来军情确实吃紧。再说也该会会完颜阿骨达了!

    不说长士青这里忙得不亦乐乎,汴梁皇宫的宋徽宗赵佶一伙又何尝轻松了多少。

    大宋皇宫睿思殿殿内,宋徽宗赵佶刚刚散朝回来便急忙换上便服与亲信们再次相聚。

    “现在都是自己人了,各位爱卿有什么消息和想法不妨明说再也用不着担心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指手画脚。”品了一口刚刚上来的新茶宋徽宗赵佶开始抛砖引玉。刚才在朝议上因为赈灾和剿匪孰先孰后的问题众臣之间争论不已吵得他都有点头疼,现在终于离开了那些不开窍的老家伙宋徽宗赵佶自然有点放松。

    “启禀道君皇帝!老臣以为根本不用为那些老家伙们瞎嚷嚷而心烦意乱,现在剿匪大事已经箭在弦上不容再有迟疑!再说自从北平王突然从汴梁消失后其旗下许多产业也相继销声匿迹。以老臣之见此人也在未雨绸缪,不轨之心已经昭然若揭。还望圣上早做准备!”

    蔡京当仁不让率先开口。

    “蔡太师所言非虚!而且据臣手下密报最近半个月来市井之间纷纷传言是北平王长士青主谋绑架了嘉德帝姬等十七名公主。有人甚至声称在两淮自治区首府淮阳见到过那些帝姬们!情报还显示北平王离开汴梁后也到淮阳去了!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分析这一传言应该符合事实。臣以为因该先晓谕天下让他威信扫地、然后再出动大军一举解决两淮问题!”

    说这话的是宋徽宗赵佶的球友、太尉高球。

    “高太尉此言差亦!传言终究不过是传言,所谓情况属实的根据还是来自传言!证据呢?没有证据仅凭道听途说就公开指责朝廷重臣显然欠妥!何况逍遥馆失火、他的那三个女人踪迹全无我们可以绝口不提、甚至可以死不认账,谁知道他会不会如法炮制也跟我们来个死无对证!真是那样则不仅我们对他的指责最后只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嘉德帝姬她们姐妹们的生命也就危险了!最关键的是现在逆贼方腊朝廷尚且应付不迭,如果再加上北平王的势力岂不是两面树敌,捉襟见肘?正是因此虽然皇上早就听说了这一传言才一直不动声色,就是不想一发而不可收,不想被人利用!”

    这是吏部主事蔡攸在讲话。作为蔡京的儿子和宋徽宗的大舅子这小子这两年也越来越开始得到宋徽宗的信任,最近终于登堂入室进入了宋徽宗的小圈子里。

    “蔡爱卿说的有见地。不错!朕早就知到了这种传言而且朕还知道正像逍遥馆一把大火烧的莫名其妙、重要人质不翼而飞一样,多日前在淮阳附近也发生一场类似的大火。据内线报告一艘停靠在淮阳近郊、很可能是装载嘉德帝姬她们的大船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船上的人几乎无一逃生!重要的是这把火刚烧完不到两天所谓北平王绑架帝姬们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各位爱卿不感到这有点太巧合了吗?朕敢断言潇湘馆着火后不久北平王也应该得到了他的女人被关在逍遥馆的消息。对方的目的显然是既让北平王得到这个消息又确保他来不及救援!现在看来北平王所以不辞而别很可能是知道无力回天了才愤然离开的。如果童爱卿所说的他的手下绝对没有防火杀人灭口的话是真的话,那这件事情就正如我们原来分析的一样绝对是有人从中搅局,唯恐事件得到平息!如果我们现在真像高爱卿说的那样大动干戈那就真是上当了!”

    宋徽宗赵佶显然还有另外的情报渠道,所以透露出的信息竟然更加详细。

    “圣君皇帝真是棋高一筹!难怪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命手下宣布嘉德帝姬等是被姚家寨土匪绑架的并随即派遣大军将姚家寨的土匪尽数剿灭没留一个活口,而公主帝姬们或被他们转移或早被杀害暂无踪迹的,原来是不想中了别人的离间之计同时也向北平王传递休战或示好的信息!不过圣上虽然仁至义尽就怕北平王不知好歹一意孤行,果真如此不仅有违圣恩更会给朝廷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再说不管怎么说帝姬们的失踪他都脱不了干系更何况还有保护不周之罪!就这样不了了之皇家脸面何存?”

    老谋深算的童贯也开始插话,当然提问题的同时还忘不了向宋徽宗赵佶大加恭维。

    “童爱卿的问题又深了一步!不错,从北平外突然消失开始我就有了这种预感。按照当时情况他既未上门兴师问罪又未大开杀戒报复只是烧了童大人的府邸和杀了一个童三了事,显然要么是他也不肯定消息是否属实要么是他也意识到了极有可能是有人栽赃嫁祸。为了防备朝廷有可能做最坏的打算和采取断然措施,干脆跟我们来了个不接触策略一走了之以便争取时间调查清楚这里面的一切。不过从他离开汴梁后没有立即和我们翻脸并采取任何军事调动可以肯定他不仅对方腊的支持是有保留的,对朝廷也还没有彻底死心。而装载帝姬们的船只被烧只能是更加坚定了他的这种认知和推断。正是因此朕才让人断然否认市井的传言,宁愿把帝姬们的失踪与姚家寨的土匪联系在一起。毕竟作为赵姓子孙就应该为赵家江山社稷做出贡献,既然人都死了与其被人作为口实挑起朝廷与北平王的冲突到不如将计就计让那些别有用心的家伙之反间计功亏一篑!”

    赵佶显然有点得意地在兜售着自己的高见。

    “话虽如此!不单是十几个如花似玉的帝姬们就这样香消玉殒的始作俑者逍遥法外让人咽不下这口气,而且谁又知道这北平王会不会不明白圣君皇帝的苦心?再说既然圣上打定主意对他继续怀柔哪又何必要派遣十万大军到朝廷和两淮边界上驻扎示威?难道就不怕擦枪走火?”梁师成也像学生一样提出了问题。

    “这就是朕下的另外一招妙棋了!要知道我虽然把帝姬们失踪的责任硬加在了姚家寨的土匪身上但公众能信多少我们不知道,至少我们自己不相信北平王他也不相信!我这样做只是向他表明朕已决心不追究帝姬们失踪的事情了,同样也想他投桃报李也不要再对他的那三个女人的失踪耿耿于怀,一切以大局出发。当然不追究并不意味着我对帝姬们的失踪无动于衷而且我们也心知肚明究竟是谁干的!这是朕决定派遣十万大军到两淮边界的第一个原因!但这不是主要原因,重要的是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充分的借口对朝廷与方腊的冲突作壁上观。毕竟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没有任何借口就让他就这样不闻不问显然有点勉为其难。现在就看他的反映了。如果他真能理解朕的苦心与朝廷心照不宣则我征讨方腊大军就再无后顾之忧!至于帝姬们的事情现在更是爱莫能助,从她们被绑架的那一天起她们的清白和贞洁早已荡然无存,即使回来又如何?老实说这样的结局最是最合适的、至少皇家的脸面未受大的损害!”

    赵佶得意之余显然也有点于心不忍所以长叹一声不再多说!能做到这一点也算宋徽宗赵佶还不是完全是铁石心肠。

    “报!北平逍遥王有亲笔信请皇上亲阅!”正当手下众人一片恭维和拍马屁的时候突然有太监高呼着送进一封信来。

    “真是卑鄙无耻、丧尽天良!气煞我也!是可忍孰不可忍?”看罢书信赵佶已经不能自制。语无伦次连出粗口后竟然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歪坐在了龙椅上。

    “圣上怎么了?快传太医!”众人一看主子都吐血了自然一阵慌乱大喊太医。蔡京手快接过了那张差一点掉在地上的信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