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家发行商_第496章:治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6章:治河 (第1/2页)

    黄河连年改道,这次又被掘开堤坝,淹没百姓良田无算,哪怕是收复燕云又如何,这场战争对于宋朝而言还是很亏。

    天文数字一样的赈灾成本压在赵昕的肩头,很可惜,这场战争除了土地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得到。威名再好又有什么用,能够换粮食吗?你现在让草原部族上贡试试,明天就反水你。

    河北地区紊乱的河流水系,不仅是百姓生产生活的巨大威胁,也是阻碍军粮运输的最大隐患。

    宋朝没有大规模出兵北上的资格,当然,如果有李靖这样的不世出将才,抽调十万人马出关北上,以现在宋朝集全国之力的后勤运输,还是能够支撑得了的。

    但是这样的风险,赵昕不想冒,现在草原动荡,也不是出塞的好时候。还是以内政为主,先治黄河,而后再出塞。

    回到那个问题,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争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本身,毕竟没有国家杀人为乐。若是能够平平安安,谁愿意打打杀杀。

    赵昕的决定让许多人感到不满,因为眼下辽朝内乱严重,错过这个时机,一旦让辽人重新恢复元气,就会又变成宋朝的大敌。

    可是赵昕诏令已经下达,况且以治河为由不出兵,没有人能够说出不是来,便是有再大的不满也只能够憋在心里。

    赵昕将治理黄河一事视为第一等灾害,也就是该天子统筹兼顾的灾害。与此同时,国战并没有结束,毕竟辽朝未灭。

    宋朝依旧维系这这种紧绷的状态,全民皆兵,土地由官府统一耕种,粮食分配也是由官府统筹。中间自然有徇私枉法的情况出现,但是和原本地主大量占有土地的情况相比,简直不是好了一星半点。

    许多百姓因循守旧,用着上百年前的耕作技术和工具,如今官府通过科学有效率地耕种,效率提高了数成,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有余力开垦荒山老林。

    之后,又有良好的分配制度保证耕者有所得,并且采纳秦朝的军功爵制,凡是辛勤耕作之人可视为军功,在国战结束后可以分到更多的土地,充分调动积极性,粮食产量与日激增。

    至1066年年末,国战体制运行不过一年,就基本实现了社会上人人衣食无忧,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温饱。虽然吃得很差,穿得也很一般,但是有吃有穿,就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了。不仅解决了温饱,还有大量余粮余布输入前线,是以前线虽然驻军数十万,眼下赵昕还开启了治河大工程,粮食依然不见缺口。

    这种体制,类似于苏联建国初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在面临外敌入侵,近乎亡国灭种危机的时候有奇效。但是其之后的结果如何,也不必多言。赵昕没有打算一直推行国战体制,一旦辽国被灭,这项政策自然被废黜了。

    从1066年末一直到1068年中,大概一年半的样子,赵昕动用数十万的军力,还有数百万民力,终于是让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