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打着灯笼找不到的好事儿 (第2/2页)
br> 想要收海鲜,只有到了明天才有戏。 按照对方的描述,这里的渔民差不多在凌晨12点以后出海,早上五六点就归港了。 由于在昌海县,海鲜不值什么钱,所以来收购的贩子几乎没有。 归港后,每个渔船的女主人都会用编织筐装满海鲜,用扁担挑着,翻山穿过一个山洞,徒步一个小时,去隔壁的镇上卖。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的女人,都是女战士。 卖完换了钱,就在镇上买点猪rou什么回来。 海鲜换rou,基本就剩不下什么余钱了。 虽然靠海吃海,家家户户都有渔船,但这个时候的渔民,说实话,真的赚不到什么大钱。比一些土地多的老农民,那可是差上太多了。 得知陈昂他们是远来收海鲜的商贩,这可把这户人家高兴坏了。 这个坞口从有了第一条渔船到现在,就没有商贩来过。 主要是地方偏僻,距离县城又远,县内的大老板又何必舍近求远?
如今有商贩主动来这个坞口收,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啊! 而且看陈昂开着这么气派的车子,就觉得陈昂是大老板,认为身份不简单,打心底觉得,收海鲜的事儿,多半做不得假。 把陈昂和张爱国接到家里来,女主人给安排了一顿海鲜大餐。 这都是平时捞上来卖不出去的,只能拿回来自己吃。 要是吃不了,就四处‘分岁’。 ‘分岁’是地方的方言,意思是分给邻居吃。 附近的渔村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民风,邻里邻居,今天你有口好吃的分给我家,明天我有口好吃的,就分给你家,处的比亲戚还亲。 不一会儿,海鲜大餐送上来了。 一盆的螃蟹! 没错,是拿盆装的!足有洗脸盆那么大,超级夸张。 一盆的虾爬子! 几个巴掌大的对儿虾。 这可是纯野生的大对儿虾,放在现在,很难很难遇到了。 还有杂七杂八的海螺和一些鱼。 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张爱国就收不住了。 这都是他平日里没接触过的美味,拿起来就开造。 由于从没没吃过螃蟹,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对着螃蟹壳子一顿啃咬,螃蟹上的刺儿把嘴唇都扎破皮儿了。 等人家告诉了吃法,张爱国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就开始横一个,竖一个,吃的那叫一个过瘾。 陈昂也吃了两个。 对于海鲜,他不陌生,但回到这个年代吃海鲜,味道真的不一般。 鲜! 特别特别的鲜! 有一种味蕾大开的感觉。 是那种毫无人工添加,毫无污染的鲜。 “婶子,你家有网兜子吗?” “有啊,多得是!咱渔民,就跟网打交道。” “回头给我弄几个,收货用,不白要,我给钱。” “给什么钱?那东西又不值钱,送你就行。哎呀,你能来我们这边收货,那就已经是我们的贵人了!” 就在女主人说着好话的时候,同村的几个女人鱼贯而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