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幕总结,顺便求个票  (第2/3页)
辫子,就可以去跟李隆基讲道理,跟李林甫去讲条件说服对方如何如何。    让本来被罢官的人可以免于罢官,可以把李林甫身边的那些爪牙玩弄于鼓掌。    以为掌握了一点信息优势,就能翻盘绝境。    这一类的故事,不会出现的书里面,一章都不会写。很多小事,都只是大势的导火索,无论怎么摆弄引信,只要没能力拆炸弹,那么不可能改变任何事情,一点都不能。    我所知道的绝大多数的古代故事,其实都没有那么复杂的套路,因为在信息传递不畅的古代,真的很难演出来。    越复杂的套路,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比如说剧情背景的史实里面,严挺之帮犯人求情,然后被李林甫拖下水。借此,张九龄也被严挺之拖下水,最后被罢相。    整件事复杂么?    干掉了一个大唐名相,一个中书侍郎的大事件,真就这么简单?    很遗憾,真的不复杂,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如此简单,复杂的是它背后的博弈与选择。    李林甫的人随便查一查就查到了严挺之做过什么,都是用的官府渠道,也没有那么多的私人间谍啊,保密啊,反侦察啊。    更没有什么隐瞒之后被拆穿,然后再反杀,智斗五十回合后如何如何的套路。什么都没有,甚至去找李隆基告状,都是一锤定音。    限于古代的客观条件,也无法实施那么多套路。越是复杂的阴谋,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就算真有,在权力面前,什么也不是。    清代江南“刺马案”也不复杂,陌生人上去一刀就解决了。    唐代藩镇刺杀宰相武元衡案,也是手起刀落,而且朝廷一查就知道是谁派的,这件事在政治上也没有产生谋划者需要的效果。    这些历史上真实发生故事很难看,没有那么多波折,但也没办法,因为这就是事实啊。我不能打着“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幌子胡编乱造一出戏。    我这本书的风格,不可能想出那些天马行空,又幼稚得想扣脚指头的“复杂剧情”。我能写,但不能写在这本书里头。    或许下本书会有吧,谁知道呢。    唐代的官员,可以狎妓,也可以权斗,甚至还可以栽赃陷害耍套路。    但是,他们也是要做事的,要做正经事,要做工作,要政绩。不是说整天想着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    就好像书友群里面有读者说的:为什么现代都市剧里面的人,好像除了整天谈恋爱以外,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    回家了是谈恋爱,工作也是谈恋爱,上学也是谈恋爱,出差也是谈恋爱。其他的东西,全部淡化了,消失了,看不到了,模糊了。    换到历史文里面,这些官员们整天权斗,不谈他们做了什么事情,这不就跟都市剧里面的人只会谈恋爱一样么?    换一个词而已。    不说别的,就说李林甫。    李林甫口蜜腹剑不假,但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政务,而不是挖空心思对付政治对手。    为李隆基搞钱是一件很消耗脑力与体力的事情,风险还不小,这位皇帝的胃口是很大的,伺候他不容易。    堂堂宰辅,难道所有精力都在搞死竞争对手上面么?历史书上这么写,可不能想当然就照搬啊。    这里有别于“恋爱脑”的脑子,我姑且称之为“权术脑”。也就是除了争权夺利以外,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这个人注意的。    我很怕那种“权术脑”的故事。    按“权术脑”的故事逻辑去写,主角就应该投靠皇帝,投靠权臣,又拉又踩。然后无视客观规律,夺取军权安史之乱后当节度使,再雄霸一方。    接下来就是剪除对手建国,一步步再创一个新的,不叫大唐的“大唐”。    我没法按我的思路写那样的故事,老实说,类似书我看第一卷就知道结尾写什么。我都看不下去的书,还能写给你们看么?    唐代是没有法治的,也没有地方可以讲道理,讲是非曲直。这些在权贵那里,不重要。权就是法,法就代表着权,跟大鱼吃小鱼一样。    唐代哪里有什么司法?哪里有什么公正可言?    如果写了,我自己都觉得可笑,不敢发出来丢人。    主角如果弱小,可以施展的“权术”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在权力面前,所谓的来自现代的技巧,很苍白很无助。    就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