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方来鹊一战封神  (第1/3页)
    盛唐挽歌国虽大,好战必亡第107章方来鹊一战封神西行寺的大佛堂内,以及佛堂外面的大院子里,都排满了僧人。    作为本地唯一的密宗寺庙,这里的僧人数量不少,比张掖城内任何一座寺庙都要多。    “开始背经书吧。”    方重勇站在佛堂内的一侧,面无表情说道。    然而他的话好像没什么用,一旁主持考核的法成住持,无奈看向面带微笑的牛仙客。    刺史虽然在本地只手遮天权势很大,但依旧大不过朝廷派来的工部尚书啊!更何况牛仙客在河西为官数十年,跟这些地方势力的小头目们都是老熟人了!    当方重勇将牛仙客从凉州接到甘州后,这里就再也不是他方衙内的一言堂了。    甘州虽然只有他勇哥一个“哥”,但河西却是有牛仙客这个“牛爷”啊!    在甘州府衙,牛仙客的话比他的管用。    在河西其他地方,牛仙客的话依旧比他的管用。    某种程度上说,河西这边的人宁可相信牛仙客的话,也不一定会信基哥的话,更别说方重勇这个刺史了。    亲不亲,故乡情;疼不疼,故乡人嘛。甘州这里当然会天然信任,在河西为官数十年的牛仙客了。    方重勇无奈又理解。    乡党情结,不是他这个“外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就能取代的。    “诶,不要问本官嘛,这些都是方使君的职权。我到甘州可不是为了僧侣考核的事情。这里方使君说了算”    牛仙客摆了摆手说道,明显为方重勇站台。    而不是拆台。    听到这话,法成只好看向方重勇问道:“方使君可以开始了么?”    “那就开始吧。”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佛堂内的僧侣五人一组,上前进行抽签。    装着签的盒子里,有“上上、上、中、下、下下”五种签。    对应的考核方法,只有背经书,但抽中不同签的人,要背诵的经文数量不同,嗯,甚至可以说差别很大。    过往的那种“佛教资格考核”,很多州县都是采取的“坐禅对答”的形式。    有点类似方重勇在前世看的古龙式对话。    提问者问:“刀在哪里?”    接受考核者回答:“刀在心中。”    几轮类似对答后便算是通过。    在方重勇看来,这踏马简直儿戏。是和尚,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怎么能靠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通过考核呢?    于是方重勇直接将其恢复到开元初年的规则,什么也不考,就看谁背书背得好!    这样的标准统一,大家都是心服口服。至于说为什么要抽签,那纯粹是方重勇认为有没有被佛祖“眷顾”,也是能不能当僧侣的一个标准。    所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嘛。    《金刚经》只有一卷,共计三十二“品”。其中每一“品”都记录在单独的一个卷轴书上。    接受考核的僧人如果抽到“上上”,则需要完整背诵两百卷类似的卷轴,才算过关!    表面上看,这似乎很难。    只不过考虑到这些和尚又不事生产,整天在寺庙里面“侍奉”佛祖。一年时间将这些经书背下来,其实已经是很宽松了!    一卷轴书少则百余字,多则数百字,花一年时间背下来很难吗?    对于真正的和尚来说,根本不难。但对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和尚来说,就是难上加难了!    “抽到‘上上签’者,背诵经书两百卷。其余的人,每降一档,多背诵二十卷!”    方重勇双手背在后面,面无表情大声宣布道。    “使君,这是怎么……”    法成的脸都绿了!    之前不是这么说的啊,不是说抽到上上签的人,只背诵五十卷就可以过关了么?    方重勇不做声,像是没听到他说话一样。法成又看向牛仙客,结果这位朝廷派来的工部尚书兼河西观察处置使,温言安慰道:“法成大师看着便是,这次是方使君在行使职权,并无不可,没有超过朝廷的规定要求。”    “唉!”    法成长叹一声,退到一旁。    不仅是法成的脸绿了,这五个参与考核的僧侣,脸上的表情跟死了爹妈差不多。他们肯定背不出那么多,但又不敢忤逆方重勇这个甘州刺史。    于是这几人便像根木桩子一样站在原地不动,既不背书,也不离开。似乎是在等待方重勇降低要求!    然而他们失望了,方重勇此刻老神在在,像是睁着眼睡着了一样。    “如果背不出的话,便可以退下了,等候甘州府衙这边的处置。    矗在那里做什么,还不退下!”    站在方重勇身边的严庄,对这五人暴喝道!    参与考核的五人退下,接着下一批五人,继续抽签。    牛仙客依旧是在看热闹,不说一句多余的话。    闹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