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谣言  (第2/2页)
可能也不在乎自己人被查到。    这种谣言无伤大雅,若是被指摘,顶多打下人一顿就行了。    “末将也奇怪,本来还以为是太子,魏阳王那边的。”高阳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东海王在长安的对手可不是一般的多。    宁安点点头,脑海里不禁回想起每次三皇子见到他时候的不屑一顾。    这位三皇子从便极为骄傲,自负才华,看不起其他皇子。    现在如此骄傲的人放下身段,用造谣这样的卑劣手段对付他,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他害怕了。    只是他怕什么,宁安也隐隐猜得出。    三年前,萧统是支持他,后来三皇子是捡漏。    所以,他表现的越好,三皇子越是心虚,担心失去萧统的支持。    “原来你们推断本王身边有高人,这个高人是王昌龄,你们要逼王昌龄出来。”宁安略微思索,又瞬间想通了这次谣言的歹毒之处,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萧皇后,萧潜认为他浪子回头是因为柳湘云。    三皇子他们又认为是因为王昌龄这个高人。
    现在的他在别人眼中只怕像迷雾一样令人看不透。    只是,无论他们怎么猜,都不会猜出真正的原因。    不过这样也好,这等于无形之中,有个不存在的人物在替他抵挡伤害。    “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高阳见宁安在沉思,不由问道。    他侦查是个好手,但面对这种事情就没有头绪了。    “不必担心,菜一碟。”宁安安慰道,“这件事你不必理会,继续紧盯百香楼就校”    “是,殿下。”高阳应了声,告辞离去。    待高阳离去,宁安回到书房,安心做自己的事。    不得不,能从蛛丝马迹中推断出王昌龄与他这个东海王可能有微妙的联系,这个饶确很厉害。    但他再厉害,也终究错了。    王昌龄不存在,他却把王昌龄当真实存在的人物,这就等于从错误的基础上推导,只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而怎么应对,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他不但要让他们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还要为自己谋取一波福利。    接下来的一,他耐心等待着。    只是不时向高阳询问长安城的情况。    第二的时候,在一些饶鼓动下,长安城的书生和一些科举士子终于忍不住了,聚众向东海王府而来。    与此同时。    身在皇宫的皇帝宁淳也通过皇城司了解到了这两关于王昌龄的传言。    上次梨园诗会,王昌龄一首雄诗让完颜宗泽败阵,最终没有让他这位帝王丢脸。    对这位隐士高人,他一直有想见又见不到的缺憾。    所以,这次传言不管真假,他都乐于旁观。    “韦山,你去对东海王,不可蛮横对待士子们,什么事情清楚就行了。”宁淳笑道。    原本他也没有怀疑过东海王,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东海王宁安是绝对不可能随手拈来的。    但事实上,他却顺口出来了,那么这就值得怀疑了。    现在,他要先让士子们闹一闹,他再考虑要不要亲自过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