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9房镇言憾托后事;城隍神夜撬墙角 (第1/2页)
“不干了,烦死了,打死也不干这什么狗屁城隍!” 某位尽职尽责的神明扔掉手中公文,直接躺在书堆里,彻底“摆烂”。 上次“活差”枉死之后,他又特意弄出保留一丝阳气在体内不失的方法。 如此可以保证“活差”们魂魄离体后,身体会处于“睡眠”状态,而不是假死状态。 这样的话,基本可以防止类似意外再发生,除非有人几不管,让其活活饿死,那夜明就真没办法。 只是这之后,“活差”的试行期又要延长半月。 最近,夜明、文姐、绿衣闷在房间里批阅公文,着实无聊。 “你还好意思,这些都是你自己应该做的,还非要拉上我和姐。 我都已经好久没有好好修炼,这样很耽误功夫的!” 绿衣颇为不满的着,对某人意见很大。 夜明也是觉得这样不妥,她们毕竟不是阴差,老这么耽误下去,可不是事儿。 而且,大家都不是专业处理公务的,工作效率着实不高。 再次翻看阴差备选名录,这里面的人,似乎没有合适能帮忙的。 而且,城隍处理的事,虽然繁琐、杂乱,却也干系甚大,必须要靠谱的纯粹阴差才校 只是目前延化府似乎都找不出这样合适能帮城隍分忧的阴差来。 思来想去,夜明忽然一拍大腿。 延化府没有合适的,不代表别的地方也没樱 想到这里,夜明嘿嘿一笑,取出龟甲来...... ...... 灵璧府,闸仪县。 自从之前闸仪湖中的鱼怪被清除,闸仪县就恢复平静。 本来大家以为日子能逐渐好过起来,却又在两月前遇上大地震。 灵璧府与延化府相邻,受到的影响也很剧烈,县城垮塌厉害。 本地知县是个不顶事的,平日里就喜欢吃斋念佛。 大地震之后,更是长时间躲在寺庙里,连县上的事都不管。 如今一县之责,大多要落到二把手的县丞手郑 县丞名叫房镇言,出身不凡,乃是当地望族子弟,少年时就颇有才学,年纪轻轻就考上举人。 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样有才学,有家世的人,将来肯定能当大官。 没想到他却因崇砂性恶论”,不尊崇如今主流的“性善论”而受到排挤。 这还不算,他不但不推崇“性善论”,还不尊奉当今最大的“理学”道理。 这就导致,他无论如何,也考不上进士。 因为进士出题的都是“理学”一派之人,他不奉“理学”自然不可能得郑 因此,最后还是靠着家族关系,补了个县丞的缺。 这一干,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来,他先后换走十二位知县,可以是最清楚当地一切之人。 他的行事作风,也很“独特”。 出身名门大家,却不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更不恃强凌弱,欺压百姓。 反倒是在位期间,一直为百姓着想,深得民心。 今年六十多岁的房镇言病的有些厉害,主要是前段时间大地震之后,为了组织百姓重建家园,他可谓是劳心劳力,多年的积劳沉疴便爆发出来。 到如今,已经病的十分厉害。 要是一般人这么大年纪,还患重病,必然不可能再做事。 但房镇言不一样,那怕病重,他也要躺在床上,批阅公文。 县丞主管的就是一地账册、文书、财政等,可谓样样涉及民生。 如今世道混乱,自私自利之人不知凡几。 他害怕自己稍不注意管束,就有人从中牟利,贻害百姓。 因此,即便重病,他也要坚持亲自批阅文书,管理诸事。 “这个......不行,这里对不上,肯定有人少交税。 去,让人查一查怎么回事,可不能让人贪占了救灾钱。” 房镇言一边咳嗽,一边对身边老仆道。 老仆闻言,都是记下,打算一会儿就吩咐下去。 只是看到自家老爷这个样子,还在cao劳政务,实在不忍。 “老爷,要不您再歇会儿吧,今日已处理诸事甚繁,还是身体要紧啊!” “不能歇,我自知时日无多,就将永远歇着,不急于这么一时的休憩。 还是趁着现在,多为百姓再争取一点好处吧! 我死以后,闸仪县百姓,必定会活在水深火热中......” “老爷......您这又是何苦呢?” 老仆老泪纵横。 他时候就是这位的书童,这么多年都是一起过来,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眼看兄弟到现在还在cao心这些事,不免垂泪。 这时,外面来报,是几位公子来看望老爷。 房镇言闻言,微微一叹。 他的几个儿子,从深受大家族观念影响,自认高贵,一向看不起那些地里刨食的穷苦百姓。 时常会有打骂折辱的举动,自己在时,还能管束着他们。 自己走后,还不知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房镇言连声咳嗽的道: “让他们进来吧!” 很快,几个儿子都进来房间。 进来的共有三人,年龄不一,老大四十多,老二三十多,老三十来岁。 三人一起拜见重病的父亲,汇报家里的事。 老大的都是和大家族之间的事,言语间,无不在表示自己和各大家族之间关系多好。 老二的是和县里各官员富商之间的事,明里暗里强调自己为家里人脉关系的打点有多到位。 老三的都是关于农饶事,其对农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