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_第四十七章:战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战守 (第1/2页)

    最近这段日子,西安城内人心浮动,阿济格绕开延安、榆林一线南下的消息,更是让许多百姓惊胆颤。

    方圆十余里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拖家带口的来到西安城内躲避战祸。

    但是在西安城内防备森严的大顺军,丝毫没有让躲避来此的百姓有多少安定之心。

    根据《陕西通志》记载,嘉靖二十一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前,西安府就有人口将近一百六十余万。

    就算是在如今明亡乱世,西安作为西北重镇,居于关中形胜,人口也是常年维系在五十万以上。

    李自成建立大顺以后,以牛金星建言“长安自古帝王都”将西安改回长安,设为大顺的国都所在。

    在西安,李自成以“等贵贱、均贫富”采取敌视地主官绅政策,不收取普通百姓任何赋税,并且承诺三年免征。

    正因为这些政策,许多流亡各地的百姓开始返回故里,在大顺军的保护下恢复生产。

    可以说崇祯十七年上半年的西安,就是乱世之中的桃花源。

    但由于清军两路逼迫,如今西安城内人心浮动,常有流亡窜逃之事,就连大顺官员也都对守住关中持悲伤态度。

    潼关一场大捷消息突然传回,顿时使得西安城内人心沸腾,军民闻之无不欢欣鼓舞。

    他们等这一场大捷,等得太久了。

    大军抵达西安城下,城中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气氛十分浓重。

    这也是田见秀特意为之,毕竟这次是胜利回师,而不是在潼关战败南撤,将典礼搞得铺张些,有助于稳定人心。

    李自成的谕令在八日前就已经传回西安,这八日以来,大顺军在潼关大破清军的消息在城内早已经人所共知。

    作为当今永昌皇帝的三弟,小闯王李自敬这个名头,却还是第一次传到西安军民的耳中。

    一传十,十传百。

    李自敬还不知道,现在的他,在西安城中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名人。

    如今西安城内,人人都知道,永昌皇帝虽然无子,却有一个深谙兵法,能退清兵的小闯王李自敬。

    顺军的队伍横亘在西安城外的平原上,遥遥数里,未见断绝,旌旗蔽空,迎风招展。

    每一名回城的大顺军士卒,都是昂首挺胸,将最好的姿态表现在家乡父老面前。

    伴随着激烈的锣鼓声,李自敬策马走入这座多朝古都。

    西安城几经扩建,城墙外有护城河,城墙内也是防御重重。

    第一道防御是设在险地的关城,这些关城据说是崇祯年间孙传庭主持修建,皆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

    过了关城就到了瓮城,瓮城之内有外城,外城之中才是内城,也就是主城区。

    每门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正楼。

    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便是瓮城,如今大部分的流民都被安置在瓮城和外城。

    内城以闻名天下的钟鼓楼为中轴线,分为四个区域,建制十分宏大。

    入城的官道通达贯穿南北,要经过最为宏伟的钟鼓楼和秦王府,当然,现在那里已经是防备森严的大顺皇宫了。

    秦藩在明代被称作天下第一藩,王府修建的极为富丽堂皇。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破西安,称新顺王。

    大顺军在城内没有造成任何毁坏,一切都被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仅有东长乐门被烧毁。

    秦王府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