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约定 (第1/2页)
备寇是每年必做一件大事,黄巾乱后,各县各亭尤其重视。 因为冬日严寒,衣食短缺,山中的贼寇往往在这个时候劫掠乡里。而东汉民风彪悍,每当这个时候,趁秋后无事,亭里的亭长、豪强就会训练丁壮,组织备寇。 此时陈通在校场上做的就是这个。 只是现在的场面与刘和的预期有些不一样。校场很大,是位于半山腰的一块巨大平地上,有人工修整的痕迹。场中只有寥寥二十几人,训练的是弓箭,可以看到这些人都很年轻。 此时天气已经很冷,但陈通身上却穿的短褐,头上大汗淋漓,手持一把大弓走了过来。 “刘侍中,我们又见面了。”显然上次之后陈通也对刘和做了一些调查,“怎么样,试一下?” 东汉的世家子可不是后来那些朝代培养的废物点心,每个世家子从一出生就会接受各种文武培训,虽然多有不成器的,无不是被人鄙视的存在! 但东汉毕竟是儒家为主流的朝代,要论武艺,刘和只能说平平,但论六艺中的射,家教严酷的刘和可算一绝。继承了前身技艺的刘和,这两天在南顿干的最多的就是骑射,十射九中。 因此二话不说,刘和就接过了弓箭。 刘和拉了拉,是三石弓,东汉时的一石和隋唐时的一石不同,只有那是的一半多一点。 刘和目测了一下距离,离靶子大约八十余步,于是捻起一支箭,也不瞄准,凭感觉射了出去,离靶心有三寸距离,于是又急射两箭,分中正心。 见此陈通脸色一变,正容道,“宗室子弟,果然不凡!” 又拱手说着:“现在时刻近午,正是吃饭的时候,不知伯衡可肯在我家中将就一下?” 龙不与蛇居,见刘和有些本事,陈通连称呼都变了。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刘和田哈哈大笑,说着,“让伯举兄见笑了,我们一路行来,疾驰二十余里,腹中饥饿,正想大吃一顿呢!” 陈通闻之大喜:“爽快,来人啊,快置备酒席,昨天正好一头老黄牛死了,今天正好开开荤,以报上次烤鸡之恩。” 没多时,几人就出现在陈通家中,仆人就放下几盘牛rou,一些炖菜,还有一坛好酒。 刘和也不谦让,开筷便吃,这时,却见陈通也是下筷如雨,一如当日土地庙中。封旻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想:“怎么主人不像主人,客人不像客人。” 殊不知刘和此举正合了陈通心意。酒饱饭足之后,陈通狠狠喝了一大口美酒问道,“伯衡此次远来何意?” 刘和已摸准了陈通直率的性格,大笑,说着:“伯举缘何故作不知?” 封旻也故作不悦,“伯举为何不以诚待人?” 不想听了这话,陈通哈哈一笑,丝毫不觉尴尬:“刘校尉不辞辛苦前来,招募伯举,通不胜感激,本该立即应命,只是……” 刘和与封旻相视一笑。二人早就商量好了对策,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于是刘和摆了摆手,笑的说着:“伯举之心我已知之,且先听我一言。” 陈通默认,刘和把之前商量好的话说出:“袁家四世三公,后将军更是当世第一流的诸侯,伯举身在汝南,投他或是一条出路,但我认为如果伯举投靠他,却未必有机会一展武勇。” 刘和来了就是挖墙脚,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见陈通不语,刘和不以为意,说着:“伯举莫以为我虚言诓汝,原因有四。” “其一,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后将军身为家中嫡子,麾下文武更是济济满堂。伯举投之如石入池塘,溅不出半点浪花。” “其二,世家大族往往以门第视人,后将军更是其中翘楚。观张勋、桥蕤之辈,伯举就该知在彼麾下登之高位,何其难也!” “其三,自古军中首看军功,次看资历。奈何后将军起兵多年,麾下诸职人员皆满,以后将军的性格,伯举到了军中,怕是军功再多也只能苦熬资历。 “其四,伯举勇冠全郡,后将军却未曾遣一人前来招揽伯举,可见后将军并无此心。若是伯举主动投之,反而遭人轻视。” “至于其他诸侯,就不用说了。伯举根基深植本郡,若是投靠其他诸侯,恐怕他们连伯举的名字都没听过,还不如投靠后将军呢!” 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