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节 归队 (第1/3页)
终于,一夜雨过天晴。而随着这场大雨过后,天气也就算是彻底冷下来了。 梁瞳小心地从自己藏身的那个小山坳里探出头,见周围依旧静悄悄的,他这才放心地走了出来。梁瞳又在那里搓了搓手、跺了跺脚,在将身上的包袱系紧后便赶忙上马,重新回到了之前的那条大路上。与昨晚黑灯瞎火到处乱撞的情况不同,眼下梁瞳已能认出这便是早前他与李昌言一起来时所走过的那条路。 “如此说来,再往前不远便就应该是虢县了,看来我可以先到那里去打探一下消息再说。” 想到这儿,梁瞳不禁加快了脚步。 此时,梁瞳还并不知道凤翔府已被李昌符夺取的事,可看那黑衣人昨晚之举,梁瞳似也觉察出眼下北边一带可能并不太平,而这也正是他今早为何会决定继续向东走的原因——虽然这会儿他已不能肯定对方百分百就是石绍。若非自己昨晚又饿又累,也是实在没什么力气了,不然他还真想当时就追上去,问问那人到底是不是石大哥。可眼下说什么也没用了,此刻他最担心的倒不是对方的身份,而是那人胳膊上的伤究竟怎么样了,毕竟那也是对方为了救自己才受的伤。 午后,梁瞳果然抵达了虢县。虽然这会儿他身上分文没有,但幸运的是,梁瞳还是在一个农户家中讨了顿饱饭吃,而且对方还收留他住了一宿。可当第二天梁瞳心存感激地重新踏上前方的道路时,心中却又不免立刻惆怅起来。对于他来说,眼下真可谓是前路茫茫。 “唉,昨晚也没从那户人家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难不成我还真要就这么一直往东走下去,那样的话岂不是又回到长安了?” 可这会儿梁瞳又不敢轻易向北,毕竟之前有那黑衣人的暗示。而且梁瞳心里明白,虽说眼下还未能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彻底搞清楚,但此事必定与那李氏兄弟脱不了干系,不然他又怎会被无缘无故地关进那陈仓大牢?可这当中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那李氏兄弟又为何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梁瞳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奇怪,早前进兵长安时,一切都还好好的呀,可眼下却怎么……唉!” 梁瞳一边在马上拍着自己的腿,一边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的确,在这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事情竟会演变成现在这番模样,确实是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原本龙尾坡大捷重创贼逆,关中形势已是一片大好,怎料,就在后来东进长安的过程中,由于都统郑畋用人失察,以致功败垂成、前功尽弃。郑畋自己损兵折将不说,更是令那黄巢贼众一下子又死灰复燃,非但之前收复的失地尽皆沦丧,甚至就连他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龙尾城也不得不被付之一炬。而令郑畋更加痛心的是,就在他们好不容易才从先前失败的阴影中渐渐走出来,准备东山再起、重整河山之时,最终打败他们的竟会是来自自己人的背叛。 对于那李昌言、李昌符兄弟二人,都统郑畋可说是信赖备至,不然当初从龙尾坡撤回后,郑畋也就不会让他们兄弟立刻马不停蹄单独分兵,前往把守陈仓要地。对于二人的突然背叛,郑畋实在是无法接受,这不单单是因为对方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亲随近从,更是因为他们早已通过了生死考验,郑畋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那背叛自己的竟会是他们兄弟二人。甚至在被对方派来的手下行刺后,面对眼前的种种警告,郑畋却仍旧视而不见,说什么也不愿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直到对方人马兵临城下的那一刻,郑畋这才也不得不接受了那已是再无法抵赖的事实。可此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如今他辖下的凤翔已是四分五裂,那曾被看作是大唐王朝力挽狂澜、重扶社稷的最后一块基石,眼下却已在他郑畋的手中被击了个粉碎。 也不知就这样又继续向前走了多久,当梁瞳再次来到一处岔路口时,他这才终于又停下了脚步。 “唉,再往东可就是郿县了,我到底该不该继续往前走呢?” 梁瞳不禁犹豫起来。突然,他猛地想起了那晚李昌符曾对他提到的一句话。 “之前他曾说,彭大哥他们尚在凤翔府一带,这话似也不假,既是如此,那眼下我就这么一直向东傻走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而往西走是回头路,往南走则是越走越远,那不如……不如我先从此处向北朝岐山进发,到那一带再打探下凤翔府此刻的情况究竟如何了,如此也才能设法与彭大哥他们早日相见不是?” 主意拿定,于是梁瞳当即掉转马头,开始涉险向北进发。 行至黄昏,梁瞳来到一处山谷附近。 “看样子过了这山谷便就应该是岐山了,看来今晚我也就只能先在这谷口过夜了,但愿天气不会太冷。” 说着,梁瞳便翻身下了马。可他刚要到附近去拾些柴火来,怎料,这时从那谷中深处却是忽然传来一阵人马攒动之声。 “哦,这是哪里来的人马?” 梁瞳忙将手中的柴火往边上一扔,随后赶紧拉起自己的马到高处的一块大石后躲藏。 远处的那支人马慢慢靠了过来,星星点点的火光也逐渐照亮了周围的视野。梁瞳静静地躲在大石后,小心注视着那从眼前经过的每一个人。 “奇怪,对方怎么没打旗子,他们究竟是敌是友?” 迟迟无法确定对方身份的梁瞳也是渐渐开始有些紧张起来,直到当中有个骑马之人从他眼前经过时,梁瞳紧锁的眉头这才一下子又舒展开来。 “啊?是……是沈大哥!” 梁瞳赶紧又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对,没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