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沐英:老四肯定会藏拙! (第2/4页)
捧成一个功高震主的贤王! “老夫倒要看,这回你怎么赢!” 这次,各方力量都在推动,朱四郎藏拙不可能成功。 春闱考藏拙失败,将会是朱四郎人生的转折! 往后,朱四郎会遭遇一次次求而不得! 凡是他想的,都会失败! 最终,太子爷和朱四郎反目成仇,他们配合太子爷,彻底按死朱四郎。 ‘我一定能洗刷耻辱!’ …… 朱棣春闱,牵动了无数人关注。 有人关心他。 有人别有用心。 春闱第三天。 “最新消息!朝廷新制定的民间拆借利息上限,也和朱解元有关系!” “快说说!” “据说,补偿标准就是朱解元定的,诚意伯接受后,就把朱解元补偿标准拿出来,百官反对……最终,百官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提出修改拆借利息上限。” “俺听一些读书人分析,或许,朱解元当初制定那么高的补偿标准,就是为了修改拆借利息上限!” …… “朱解元这是替咱们老百姓考虑啊!” “俺希望,朱解元早点当官,当大官!最好当宰相!” …… 随着时间推移,及有心人的刻意推动,金陵城内,有关‘朱四郎’的热度,更加燥热。 …… 咚咚咚…… 刘伯温拄着拐杖,缓步沿阶而上,面色凝重。 拐杖碰触台阶,发出的声音,有些沉闷压抑。 来到御书房外,微微躬身,“臣刘伯温求见陛下。” …… 御书房内。 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闻声,诧异抬头…… 看刘伯温神色凝重站在门外,顿时明白,不由笑了,“进!” 刘伯温闻声,缓缓入内,来到御案前,作揖一拜:“臣拜见陛下。” “你可是咱这里的稀客。”朱元璋放下朱笔,微微挪动身子,臂肘撑在扶手上,找了个舒服姿势。 这老滑头,回来是回来了。 却一直想和金陵这摊浑水保持距离。 皇宫更是能不来,则不来。 眼下,金陵局势发展,终于烫的老滑头坐不住了。 “给诚意伯赐座。” 洪武八年,淮西勋贵想要老滑头死。 所以才有胡惟庸假传圣旨之事。 胡惟庸想除掉刘伯温这个浙西派领袖,同时也想借此事,交好淮西将领。 事发后,毛骧很快就把消息送到了陪都。 虽然愤怒。 但他回来后,也没有惩处胡惟庸。 一边是关乎大明稳定的淮西将领,一边是刘伯温。 如何决断并不难。 刘伯温因此心灰意冷。 洪武九年,又因老四之事,和蓝玉等人发生冲突,请辞。 作为弥补,他就同意了。 …… 看着刘伯温谢恩后坐下,朱元璋收敛思绪,笑问:“此番入宫,所为何事?” ‘皇帝为何还能笑得出来?’ 刘伯温微微皱眉。 这次回来,他发现,皇帝的确变了很多。 就如此刻。 换做洪武九年。 他和燕王恐怕已经成皇帝怀疑、猜忌对象了。 甚至,锦衣卫可能已经开始密查。 可现在…… 刘伯温抱拳,“陛下,城内正在议论,朱解元是修改拆借利息律法的始作俑者,此事,绝不是从臣这里泄露,臣家中,就臣一人知晓……” 他也想不通,这么隐秘的事情,怎么会泄露。 如今,民间因此事,把燕王的声望又一次推高。 而朝堂上,恐怕会有很多人,痛恨燕王。 皇帝就算再喜欢燕王,恐怕也不希望,燕王的声望,盖过太子。 而且,皇帝让他接手督查百官之事,本意就是为燕王分担怨恨。 如今随着秘密泄露,分担怨恨的目的就失败了。 他可不想让皇帝误以为,城中热议,与他有关系。 …… 朱元璋笑了,抬手点了点刘伯温:“咱知道与你无关!” “他们也没有真凭实据,只是有些人,想把这民望,按在老四头上罢了……” 推动此事之人。 应该不知老四才是修改拆借利息上限的始作俑者。 但他们想要把此事扣在老四头上。 借此,推高老四声望。 “至于他们为何把一件不确定的利国利民之事,按在老四身上,是他们担心,老四故意藏拙,搞砸春闱考,其实,这伙藏在暗处的人,完全多此一举了……” …… 刘伯温满眼震惊。 多此一举? 皇帝为何这样说? 难道,此番春闱考,燕王会全力以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