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朱棣返京!金陵暗夜沸腾! (第3/4页)
他第一次尝试,青杏儿煮酒。 徐妙云俏脸微红。 那夜,后面还发生了点事。 喝了点酒。 貌似她比较大胆。 莞尔一笑,两人推门入小屋。 灯烛亮起…… 灶台、水培箱架子、床榻、窗前小桌…… 呈现映入眼帘。 两人在这间泥坯小屋,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 徐妙云抬头,“等咱们在东番定居后,就仿照这里,在建一个一模一样的好吗?” 她真想把小屋和旁边新盖的房子都搬走。 可惜,这是天方夜谭。 往后,乡亲们若是跟着他们也走了。 新来者,肯定不会维护这里。 甚至,新朝为了抹除他们的痕迹,还会直接推倒她和四郎居住过的地方。 这不是没有可能。 以前,妙音说,等她和四郎老了,孩子们都长大了,大家再回这个小院。 她要给大家再画一副画。 恐怕是不可能实现了。 至少,在这个小院,大概率是无法实现了。 朱棣知道徐妙云心思,笑着点点头:“行,到了东番,我亲自动手,一定在建一个一模一样的!” 话中,双手掐住盈盈一握的小腰。 徐妙云条件反射剪刀腿盘腰。 挂在朱棣身上时,才意识到。 脸通红低头,好丢人! 她都成习惯了! 朱棣笑着,抱着徐妙云来到窗前小桌。 …… 片刻后,两人从小屋内出来。 徐妙云不停给朱棣擦拭唇角朱红。 朱棣唇角笑意始终不断。 自从上次高丽使节来访,他参加午朝发生那件社死事情后。 妙云就特别谨慎。 “别擦了,再擦,我嘴都秃噜皮了,这大晚上的,就是不擦,也没人能看到。” …… 从小屋出来。 两人又去了田里,夏季的田间,各种虫鸣声不绝,风吹过,伴随着禾苗芬芳,格外美。 …… 翌日。 五更天。 孩子们晨诵声中,两人在屋中醒来。 …… 日头升起时。 孩子们背着包袱,与父母告别,整整齐齐坐在一辆辆板车上。 朱棣看着乡亲们,“八叔,大家放心吧,我和大丫肯定照顾好孩子们……” “四郎,孩子交给你,俺们放心!”八叔瞪了眼,打断朱棣的话。 然后转身,从后面八婶手中接过一匹布,“四郎,这些布都是去年,咱们村儿,织出最好的布……” 品质,超过了江浙地区的中等布。 几乎达到了上等布。 这些布,都是挑选最好的棉花,集中村里手艺最好几个女人织的。
本来是给四郎考中进士的礼物。 …… “叔伯婶子没什么能耐,就这点心意,你们带上,别跟叔伯推辞,不然,我们可生气了!” 朱棣、徐妙云对视一眼。 看着八婶儿、四婶儿等人手中捧着的布。 朱棣含笑点头,“行,我们不推辞。” …… 和八叔等人说了会儿话后。 朱棣来到夏时敏面前,“夏大哥,往后我们不在,咱们村儿,就靠你关照了。” “放心吧,我也是土桥村人。”夏时敏拍胸脯保证。 …… “东旭、东升,好好听师傅师娘的话!” “爹娘,照顾好自己!” “四郎、大丫,等雍鸣、祈婳长大点,记得带他们回来,看看咱们村儿!” …… 在乡亲们呼喊招手中。 十几辆马车渐行渐远。 途中。 经过江宁县时,朱棣、徐妙云去王记药铺看望了春晓、民丰,两个小家伙最难受。 其他人都能跟着师傅、师娘去福建。 他们医术还没学成,不能跟师傅、师娘离开。 午后。 车队刚从江宁县出来不久,“四郎……” 朱棣听到声音,转头,然后顺着徐妙云视线,看向前方…… 方孝孺站在官道旁…… 朱棣让八叔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