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羡慕与自卑 (第1/3页)
<\/b>在蒋家吃过一顿丰盛午饭后。 谭渊等人去城外,接收沈仁都司府专门为他们腾出的营房。 朱棣一行人,则在蒋进忠陪同下,来到县衙外。 “朱先生,这就是县衙。” 蒋进忠介绍中,朱棣看了眼县衙,转身向后看去。 县衙附近的建筑还好。 可稍微往远看一点。 目视所及,都是低矮、杂乱、屋顶连瓦都铺不起,铺着茅草的临街屋。 临街的店铺都如此。 城中其他各处的房舍,可想而知。 再次转身,审视县衙。 县衙明显新修缮不久,虽然没有蒋家所居住区域,建安士绅豪强宅子那种奢华,但也修缮的十分不错。 简约中,处处透露着威严。 日常办公,以及居住生活其中的县太爷,一定很惬意。 …… 孩子们好奇看着朱棣,不知师傅再想什么。 某刻。 朱棣提步沿阶而上,众人这才忙跟上。 朱棣边走边问:“县学情况怎么样?” 乱世某些军阀都能下令,城中修缮好的衙门让出来办学。 他身为建安县令,不能马上让建安百姓过上好日子。 若是建安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如果环境很差,还是能想办法短时间改善的。 当然,他也无法让出县衙。 首先,这个时代不容许他做这种,不符合时代的事情。 他也不想这样做,被人扣一个邀买人心的帽子。 与其做这种事。 还不如想办法,抓紧时间,改善建安百姓的日子。 其次,随行而来这么多人口。 实话,除了县衙,其他地方还真容纳不下他们这么多人。 蒋进忠有些明白朱棣的心思,忙道:“先生,县学就在县衙西侧,也是咱们大明立国后,第一任县令让建安士绅捐助修建的……” 为了更容易通过童生考试。 士绅都会把孩子送到县学学习。 自家孩子要在里面读书,条件怎么可能差的了。 …… 话功夫,参观了前面府衙,最后来到府衙后宅。 后宅是专门提供给官员及官员家眷,随行人员居住的。 朱棣看向徐妙云,“你们带孩子去看房间,安排住处吧。” 徐妙云笑着点头,然后带着众人离开。 “进忠,带我去书房。” 进忠?! 以前朱先生称呼他蒋青、蒋县令、蒋县尊,偶尔笑骂一句蒋胖子。 可哪怕是蒋青。 都没进忠听着舒服。 因为午后还有事情,中午喝酒也就浅尝辄止,根本没醉,他此刻却有些浑身轻飘飘…… “你发什么呆!”朱棣没好气笑骂。 蒋进忠回神,讪笑,“先生,这边……” 蒋进忠带路,很快来到一个雅致院。 推门而入。 朱棣就见里面书桌、书架、香炉…… 布置的十分雅致。 十分适合读书。 扭头看向蒋进忠。 蒋进忠讪笑,“几前,上任县令走了,我本家族叔就是县衙县丞,我借着这层关系,提前给先生布置了后宅……” 着,见朱棣微微皱眉,话锋急转,语速极快,忙解释:“先生,所有花销都是我家出的,绝对没花县衙一文钱!” 他就是想让殿下住的舒服点。 也知道殿下性格。 岂会动用县府的钱。 朱棣瞥了眼蒋进忠,走到书桌后坐下,感受着木质椅子的舒适包围福 就这把椅子,都是精品。 抬头,笑骂:“你的心意我收下了,但提前告诉伱,接下来,我治理建安期间,不会给你蒋家任何优待,而且,因为咱们的关系,我制定的规则,你们不但要遵从,还要比其他人做的更好!” 蒋进忠顿时笑了,刚坐下,又起身拍胸脯保证:“殿下,你看着就行!” 他和殿下的关系。 根本用不着,用这种方式讨好殿下。 也并非想以此,换殿下给蒋家什么好处。 就是单纯想让殿下住的舒服点。 殿下对他有再造之恩。 没遇到殿下的蒋进忠,和遇到殿下后的蒋进忠是两个人。 这是为老母亲奔丧回家后,他家那个老狐狸爹亲口的。 老狐狸爹还:这回不怕自己死了,他把蒋家败光了。 以前除了忠心殿下,再找不到其他办法报答殿下。 现在殿下来建安。 他可算找到机会了。 要是哪,殿下要造皇帝的反,他蒋进忠这两百多斤rou,也敢豁出去! 朱棣可不知蒋进忠想什么,指了指蒋进忠身后的椅子。 等蒋进忠坐下后,询问:“建安的情况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城中百姓都这么穷,城外农村百姓呢?” “我看你们这些豪强之家的富裕程度,并不比江宁士绅差……” 不,建安这些豪强之家富裕程度,要超过江宁士绅。 “你给我。” 蒋进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