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有人打黄金的主意  (第2/3页)
一根草,一块石头,也不允许出去。    你们几个都给我看好了,就算研究所的人要离开,也必须搜查仔细了。”    宫家栋一脸冷笑的看着对方完,又对着一旁的狱警道。    “是。”    “你。你……”    对方气的脸色煞白,浑身颤抖,简直就是鸡同鸭讲,不可理喻。    “如果只是养护工作,我看先在农场这边做也一样,双方各自派两个人,一同看守这些古董文物,回头我跟徐教授一声。”    李卫东虽然不明白宫家栋到底想做什么,可对方要做的事情,自己只需往里掺沙子就可以了。    眼见事已至此,考古研究所的人也知道,今是休想离开了,无奈下,只能点头答应。    而宫家栋面无表情,似乎只是单纯的把东西扣下,并没有其他想法。    回去的路上,李卫东也在想宫家栋的目的。    有一点,他可以确定。    刚刚开始发掘古墓的时候,赵海峰并没有任何想法,也是默认研究所把出土后的古董文物带走。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主意呢?    从徐青平教授的口中,李卫东已经知道了这座大墓的主人,相信这种事情也瞒不过赵海峰等人。    而大墓里,最多的就是宋朝时期的瓷器,但这些古董瓷器,对农场并没有什么用。    哪怕,它们可以偷偷的卖钱。    可农场压根就不需要,也没必要这么做,更容易出问题。    既然不是古董瓷器的原因,那又是什么?    眼下,对于赵海峰,对于农场来,缺的是能拿得出手的成绩。    可开垦农场,种植粮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明年秋才有成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除了李卫东,谁也不可能凭空把粮食变出来。    自然,想要拿出成绩来,就不能单单指望农场这块。    如今,农场里突然发现了座宋朝时期的王侯墓,这算不算成绩?    要只是有些古董瓷器,估计也不算什么。    可王继忠是谁?    被辽国封为楚王,在宋辽两国之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光是北宋朝廷就不知道赏赐了他多少好东西,再加上自己搜刮。    所以,他的墓里,除了古董瓷器外,必然还有着金银珠宝等陪葬品,甚至数量还不在少数。    恐怕也只有这些东西,才能够让赵海峰改变主意。    毕竟上次,汪振义就是凭借他完成任务,从桂少宁那里搜出来的诸多金银珠宝,才成为监狱的副大队长。    有例子摆在那里,赵海峰如果不心动,那才怪了。    不过作为农场的队长,他要是亲自出面,吃相就显得有些难看。    于是就有了他有事离开,而宫家栋出面的一幕。    至于对方为什么会选择宫家栋,而不是自己。    李卫东其实也能理解。    自己太年青,又刚在监狱那边嚣张跋扈,或许在赵海峰眼里,自己肯定不会‘同流合污’,反而容易坏事。    但是宫家栋就不同了,对方已经初步取得了赵海峰的信任。    最适合干这种事情。    明白了赵海峰的想法后,李卫东并不打算‘多管闲事’。    研究所那边的徐教授也不是吃干饭的,双方肯定还有的争,至于最后,李卫东也基本能猜到。    无非就是研究所只拉走那些瓷器,一些别的古董文物。    可像是金银珠宝,肯定要留在农场,最终当成农场的收获,上缴到监狱那边。    上半年的高价倾销,已经明了上头缺钱,而这些黄金珠宝,跟钱没什么两样。    甚至,常庆波跟向明现在对他暗中监视,一心想找到桂少宁留下的那批真正的物资,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上缴黄金,可是跟功劳是直接挂钩的。    李卫东回到家里,竟意外的发现李书群不躲着他了。    这段日子,他身体上的伤势,基本已经无碍。    只是精神上,估计还有些难以接受。    所以一直都藏在里屋,每吃饭也都是张秀珍给端进去,平日里别见李卫东,就算是出来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可今,他坐在北屋的客厅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