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殿下我等岭南百姓,活不下去了 (第1/2页)
很快,李元芳就领着一个浑身泥泞,披头散发的人走了进来。 甚至,唐听白都看不清这是个男人还是女人。 “殿下,就是此人在宫门外敲登闻鼓。” 完,李元芳转头看着那个披头散发的人。 “看到当今皇太子,还不赶紧跪下。” 听了这话,那个百姓急忙双膝一弯,直接跪在了宣政殿的地面上。 他对着端坐龙椅的唐听白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声音中带着颤抖和哽咽。 “草民姜老五,拜见……拜见太子殿下。” “求殿下为人做主。” 唐听白点点头。 敲击登闻鼓的,自然是有冤屈的百姓。 唐听白刚要话。 姜老五的肚子竟然咕噜噜的叫了,并且声音很大。 尤其是在落针可闻的宣政殿上。 “你多久没吃饭了?”唐听白好奇的问。 姜老五依旧跪着,他没有不好意思反而有些愤怒。 “草民是一路上,讨饭讨到京都的。” “草民上次吃饭应该是三四前,记不清了。” 听了这话,唐听白脸色有些不忍。 他大乾的百姓,竟然还有吃不起饭的。 这是他这个皇太子的失职。 “元芳,去拿些吃的。” 李元芳点头。 很快,他一大盆热腾腾麦麸粥被李元芳端了上来。 所谓麦麸粥,其实就是用稻谷的外壳和一些稻壳碎屑做出来的,很扎嘴极难下咽。 一般这种东西,都是给牲口吃的。 看到李元芳竟然端着一大盆麦麸粥上来,姜老五一愣。 紧接着,开始大口大口的吃着。 脸上没有任何的嫌弃。 而文武百官看到这一幕,则齐齐皱眉。 哪怕是见多识广的嬴政和诸葛亮都开始皱眉了。 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 “我去,那可是麦麸啊,那可是喂牲口的东西,这姜老五是怎么做到大口大口吃的?难道不拉嗓子吗?还有,李元芳是什么意思?堂堂皇宫竟然拿喂牲口的东西给人吃,难道就这么看不起底层百姓吗?” “你懂个屁啊,我等吃饱喝足了,自然看不上这麦麸,可对于一个饿疯聊人来,这麦麸就是好东西,最起码能饱腹,饿不死,而且你怎么知道这个姜老五饿了三是真的还是假的?用麦麸粥测试一下,不是更好吗?只能这李元芳聪明。” “没错,你没看到太子殿下都没阻止吗?以太子殿下爱民如子的性格,要不是考验难道会不阻止?” “……” 众人议论纷纷。 很快,一大盆的麦麸粥就已经被这个姜老五吃了个干干净净。 他打了个饱嗝。 再次对着唐听白磕头。 “求皇太子为草民做主。” 唐听白也郑重的点点头。 姜老五则声泪俱下的开始讲述他悲惨的经历。 姜老五来自大乾的岭南府。 岭南府地处南方,粮食可做到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 可最近几年,岭南一直大旱,很多地方几年来都是颗粒无收的。 百姓们饿死的无数,甚至一些村子就连树皮都吃光了。 有些孩子因为饥饿,直接吃观音土。 这种东西,吃得下去,却拉不出来。 最终活活涨死。 但即便如此,很多百姓为了活着,只能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挑着水桶去几十里外的地方挑水,灌溉农田。 可却无济于事,毕竟路程太远,两桶水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所以那些百姓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满庄稼,每起早贪黑的挑水灌水。 到了粮食成熟的时候,才勉强能有些粮食。 到这,那个叫姜老五的已经泣不成声,但他依旧跪在地上,诉着他的冤屈。 就在两个月前,又到了百姓交皇粮的日子了。 岭南府各地官差开始开始下乡收粮,可是百姓都已经活不下去了,哪来的粮食。 可那些官差却不管那么多。 直接蛮横的冲进百姓的家中,开始抢粮。 哪怕是藏起来的,也被搜了出来。 一些衙役看到有些家里长得不错的女孩,也直接就抢走。 姜老五家里仅有的二百斤粮食也被抢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