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商量定亲事宜!择日成婚!  (第1/2页)
    古人结婚是大事,有个具体的程序。    更别说是燕王府的婚事了,一举一动都关乎着皇家脸面。    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    因为公开招婿比较特殊,媒人和互换“庚贴“这一步就省略了。    然后就是男方父母,上女家门求婚,下聘礼。    因为李逍父母双亡,这一步又省略了。    之后的纳吉,就是双方父母定盟,完聘,返礼...也都要省略。    这些流程,总的来说就是定亲,是双方父母的事情。    定完亲后,便是在良辰吉日成婚。    男方家带着迎亲队伍,抬着花轿,来女方家迎取新娘。    随后去男方家,拜堂,摆上酒席,最后就是入洞房,一场婚事就算结束了。    但是....    李逍家里是既没有高堂,也没有家人,只有一个破草屋...    女儿总不能这样嫁出去,总不能跟着住破草屋吧?    因为李逍家里情况特殊,无父无母,又是个农户,没有钱财....    所以燕王妃觉得,这个婚事要好好琢磨琢磨。    “要不...让李逍入赘咱家?”    燕王府徐妙云提议道。    她心中倒是想着,把女儿永远留在身边,怕她吃苦。    “那怎么行,本王是招女婿,不是招赘婿。”    朱棣摇头道:“这多少有些侮辱人家的意思,我看那李逍对女儿挺上心的,若是让他心生芥蒂,对咱女儿不好,岂不是本末倒置?”    徐妙云想了想也是,男人是要面子的。    虽然李逍是个农户,身份不高,但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还有些才华,恐怕不愿意当赘婿。    朱棣微微皱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    “不如这样,本王赏赐他金银钱财,再赏他一处宅子,婚事我们王府来cao办,不能让女儿委屈。”    “不妥。”徐妙云道。    “有何不妥?”朱棣问。    “这些日子以来,我能看到凝云是真的开心,他是对那李逍心有所属了。”    徐妙云分析道:“凝云认为,李逍是喜欢她的才华。这是众所周知。如果你给他钱财,那李逍是接,还是不接?”    “若是接了钱财,女儿会不会认为,那李逍最终还是为了钱财而来呢?心生厌恶呢?”    “若是不接钱财,定是那李逍认为咱家是施舍,不愿意要,跟咱家不是又起了芥蒂么?”    朱棣一听,大为赞同的道:“王妃说的极是啊,是本王欠缺考虑了。”    他笑着看向徐妙云:“王妃怕是已经有妙计了吧。”    徐妙云笑道:“不如这样,婚事王府照办。先定亲,无论那李逍给多少聘礼,哪怕是一文钱的铜板,我们返过去的嫁妆,多给些就是了。”    这多给的,自然就是朱棣刚才说的钱财、住宅了。    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给过去,既不让李逍面子上不好看,又能让女儿不受委屈,跟着吃苦。    “好办法啊。王妃真是本王的贤内助。”    朱棣欣喜道。    朱棣打开书册,开始盘算自己的产业。    看看给多少出去好,不能让女儿委屈了。    朱棣的五個女儿,唯有永安郡主朱凝云是徐妙云所生。    因此,最疼爱的也是这个大女儿。    加上先前因为疏忽,府内起火,女儿才会遭受劫难,朱棣打算好好弥补一番。    盘算了一番后,朱棣看向徐妙云道:“爱妃,你看...大女儿是咱的心头rou,流云山庄有良田两千亩,就给女儿当嫁妆好了。”    王爷是有自己的田亩,这是圣上朱元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