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地球很想家_第一章外星来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外星来客 (第1/2页)

    从第一个人仰望星空开始,我们就被其瑰丽深邃的景象所吸引,向往着星空的神秘,幻想着宇宙的浩瀚。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探索从未停止,各种各样的思想开始形成,我是谁?世界是怎样运转的?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相比于那些令人深思但过于枯燥乏味的哲学问题,有一个相对有趣的问题在人类文明演化到如今这个阶段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被所有人讨论,那就是在无边浩瀚的宇宙里到底有没有和人类一样拥有相同甚至更高智慧的生命体。

    在138.2亿年前经过奇点大爆炸诞生的宇宙面前,地球这个诞生只有45.5亿年的星体还很年轻,而对人类可观测的以930亿光年为直径的宇宙而言,直径只有12756千米的地球小的连个细胞都算不上,更不要提那些未被观测的宇宙范围,说是沧海一粟都算是夸张。

    可除了不到万年的人类文明,我们从不知道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的智慧物种,即便生命的诞生基于多么微小的巧合,在宇宙如此庞大的空间和悠远的历史面前,这个巧合也不会是独一无二的,那么那些智慧生命都在那?

    这个问题从没有人能真正回答,直到公元2115年的今天,人类在距离地球25.3光年的织女星系边缘首次接收到了一段不属于自身文明的无线电信号。即便还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内容含义,但是这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而言也是一座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近年来能和这次事件相比的也只有在2065年人类确定了第二颗适宜人类居住的星体,位于地球254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中的石申F-065星球,那是科学家研究推断后最终敲定的人类第二家园,为此在过去五十年的针对研发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下,定于2120年的跨星系殖民计划已经建成并接近尾声。

    而这次的外星文明信号事件无疑是给了世界当局和投入半生事业的平民大众打了一剂强心剂。

    就在这个消息震惊世界的当晚,FAST射电望远镜观测到银河系边缘出现未知电磁能量信号,在未确认的情况下一闪而过。

    随后在天文学家的着重观察下于两个小时后再次发现该信号,短暂出现1.24秒后又消失不见,但这一次信号显示的位置跨越4万光年出现在了大麦哲伦星系附近。

    面对这个情况基地内的天文学家先是有些迷惑,紧接着是不可抑制的狂喜。

    “这绝对不可能是流星陨石之类的自然天体运动!能获得这个速度需要的动力势能简直不可估量,即便是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扭曲一定范围的空间进行弹弓效应也追不上它的七百万分之一。

    同志们我们今晚可能见证了历史,做好记录,大家将向我们的偶像石申和甘德先生一样载入史册。”

    为首的天文学家陈闻礼教授眼含热泪激动的盯着电脑的显示屏,即便已经白发苍苍可那双眼睛确认如孩童般明亮,充斥着见证历史完成理想的热忱目光。

    即使是老教授尚且如此,身后那批正值壮年的研究员和刚入门的青年实习生心中之激动更是无法言表,他们已经做好了用一生去观察研究这片宇宙的准备。

    用有限的生命来组成无限事业的一部分,将精彩的人生和一腔热血倾注到一场可能耗尽生命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回报的赌局,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觉悟。

    毕竟干这一行少部分都是生前无名,死后研究被证实才被世人所熟知,这还是比较幸运的。更多数人则是无论死后生前都默默无名,倾尽心血败给浩瀚的宇宙和那微乎其微的概率,至于生前就有所成就闻名于世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老师,信号又出现了,比之前两次更强烈,且出现的时间间距减少到一小时二十分。

    这次出现的位置是大犬座矮星系中心,推测它在某一时刻速度大致顶点而后开始做减速运动,伏羲号超级电脑还未算出它的最高速度,出现时间为57秒。”

    发量稀疏的李学文副教授满面红光的在电脑上分析着信号源的运动轨迹和模式,然后快速的用现有信息构建一个模型依靠超级计算机庞大的运算量进行推演。

    “我们发现这次出现位置虽然偏差在20—70光年左右,但是和前三次观测到的位置推算,以宇宙的宏观角度观察大致上仍处于一条直线。

    我们绘制出了他的轨迹图,预计在50分钟后信号将进入太阳系。即便它的速度在减缓,但依靠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是无法对齐进行图像捕捉,更不可能进行拦截。”

    天文系来实习观摩的女大学生陈锦言说完看了看自己的导师,李学文见状摸了一下自己的地中海发型扭头又看向自己的老师。

    陈闻礼正在目光灼灼的盯着显示器,忽然发现报告终止了,于是抬头看向其他人,其他研究员都没敢吱声,只有陈锦言吐着舌头看向自己的爷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