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谨慎结论 (第1/1页)
肖乾第一次提醒王玺“谨慎下结论”是在王玺做苏禾品牌调研的时候。 就因为王玺调研的几个对象给了苏禾非常正面的评价,他说出了“虽然苏禾没有刻意去打造品牌,但是,品牌的正向效应已经很明显”的结论。 肖乾“警告”王玺,如果按他这样的思路去推导,那么那些没有配合调研的对象是不是就能得出“苏禾品牌并没有建立起正向品牌效应”的结论。 肖乾告诫王玺,做项目最忌讳的就是把人的主观判断错误的强加在客观数据前。 可惜今天的王玺领到的是同样的“警告”。 “没有一个项目规划是完美的。”这次肖乾还想多说几句,“你征询不同人的意见,必然会得到不同的观点。 即便别人基于自身经验得出的结论合情合理,但是,放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考量,依然可以有不同的结论。 作为项目负责人,你的职责不是看到否定,就认同否定。而是要去分析,否定的原因在哪儿,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在你的立场上是否有他的合理性。 项目规划不是排斥一切不合理,而是在合理中包容不合理的不确定性。” 王玺手里的笔记本是打开的,他手里握着的笔已经拿下了笔帽。只是,他怔怔的看着肖乾,没有落下一个字。 他需要全神贯注,才能不漏过肖乾的每一句话。他怕一低头就错过了肖乾最关键的“金句”。 “听到”已是不易,更别提思考和消化了。 不过,在他完全领悟到肖乾的深意前,他有一点是肯定的:肖乾批评得有道理。 “那我再多做一些调研吧。等我综合了更多反馈意见,我再提我的设想。” “嗯,苏禾的品牌项目不是一个单纯靠数据、事实判断好坏的项目。 品牌更多的是赢得受众的‘心智’。你有很多可以发散思考发挥的点。不要轻易被结论掩盖了。” 肖乾看了眼王玺手里的笔——还是没有动静。他对王玺鼓励的笑了笑: “而且,在第一阶段的项目里,你这部分的工作可以跟其他任务同时进行。不需要赶进度,时间压力不大。 不管是苏禾内部还是外部,你要多听多看。好的想法往往是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王玺手里的笔终于发出了跟笔记本摩挲的声音。 他在纸上记下了:多沟通交流,不要急于下结论。 回到工位上的王玺没有忘记跟刘勤未完待续的袁媛的话题。只是,对话的对象“刘勤”不见了。
既然,没机会继续“八卦”,王玺便打开了电脑,又翻出了苏禾品牌的调研表。 他想要做一个跟当初的调研分析不一样的矩阵图。在不同的象限上重新评估苏禾品牌。 既然,肖乾让他多聊、多吸收不同观点的立论角度和立场,那他必须筛选出有份量,有典型性的调研对象。 这样他的结论才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想到说服力,王玺苦笑了一下,大概只要能够说服肖乾,就能算得上有说服力了吧。 发现自己有了一个鲜活的“假想敌”,王玺突然来了工作的动力。 他坐直了身体,手里的鼠标滑动,寻着刘勤教给他的技能,想着如何设置Excel表里的x、y轴单位。 当年,他看着陈一鸣把调研表上描述性的文字转化成数据柱状图,被狠狠惊艳到了。 于是,他趁着自己的新鲜劲,求着刘勤把这背后的逻辑和技能教给了他。 没想到他的“画图”技能在此刻有了发挥的机会。 他默默告诉自己,这次他要摒弃一切惯性偷懒的“小聪明”,用这一年来学来的“技术”,做出一个能够说服肖乾的品牌推广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