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老李原创短篇纳底儿鞋及绣花布 (第1/1页)
东北大老李原创短篇—纳底儿鞋及绣花布 我的老家在辽西农村,小时候,女孩子有两样必修的女工,一为做纳底儿鞋,二为绣花布。 纳底儿鞋,有的地方也叫千层底儿,很费功夫,也是考验女孩子是否心灵手巧的头门功课。 纳底儿鞋重在纳鞋底儿。 鞋底的材料取自袼褙。 制作袼褙的过程并不复杂,先用荞(白)面打一小锅浆糊,取一张大桌子,在上面按照或方或长方型铺上一层平时废弃不用的旧(碎)布头儿,在上面刷上一层浆糊,再铺上一层碎布头,如此反复,直至三四层为止,然后揭下来放到外面晾干,最后经过整形压平,就成了一张硬实规整的袼褙。 将鞋样子(依鞋底大小剪出的纸样儿)放在袼褙上,然后沿样子边剪下袼褙,再用白布条将剪下的袼褙包沿儿并锁边儿,这样,一层袼褙鞋底就做好了。 将几层袼褙鞋底用麻线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叫纳鞋底儿,纳鞋底儿需要锥子、顶针儿、纳鞋针,有时还会用到钳子。 纳鞋底儿时,将几层袼褙鞋底儿对齐,先从鞋后跟儿或鞋尖儿的边缘处开始,用锥子扎一个眼儿,然后再用穿了细麻线绳的纳鞋针穿过小眼儿,这个过程是很费力气的,尤其是往外拔纳鞋针的时候,鞋底厚时要用顶针儿顶,有时也会用钳子拽,当然了,如果遇上性格豪爽火爆的东北娘儿们,直接用大牙咬住针尖薅出来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纳底针穿透鞋底儿后拉出细麻线绳,隔两毫米左右回针,再用锥把儿缠紧麻线绳用力勒一下,一个针脚儿就纳好了,当整个鞋底布满针脚儿时,一只鞋底就纳成了! 为了达到更平整的效果,纳好的鞋底,有时还会被放在舂衣用的石板上用重木锤敲打一番。 将鞋面用纳鞋底的方法缝在鞋底上叫上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最难的,如何做到鞋面与鞋底结合的天衣无缝,是每个做鞋女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如果碰上手拙的女人,因鞋面不合适,一只鞋上五六次也是正常的,至于说在手上扎几个滋儿滋儿冒血的小眼儿更是常有的事。 评判纳底儿鞋质量优劣的标准有三条: 一:鞋底是否硬实板正; 二:纳底针脚是否细密; 三:鞋底与鞋面结合的是否合适。 如果想通过纳底儿鞋评判一个女人心灵手巧的程度,则不需看别处,只要看看鞋底儿正中是否有精美细致的盘长儿(现在叫中国结)图案,也就一目了然啦。 纳鞋底儿是一个苦累活计,那时候,妇女们白天下地干农活,cao持家务,晚上还要在昏黑的油灯下纳鞋底儿,真是不易。 纳底儿鞋有时也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在那个年代,如果小伙向姑娘求爱,姑娘随后送小伙一双针脚细密而且带有盘长儿图案的纳底儿鞋,十有八九这桩好事就成啦。 纳底儿鞋有时也会带来忧伤的故事。 小时候,临村漂亮的张姑娘与心爱的异乡小伙私奔,几年后抱着三岁的孩子回娘家,一进屋,满心欢喜的张姑娘送给老爹一双纳底儿鞋,不料,伤心义绝的老爹接过纳底鞋,竟然手起斧落,将其剁为四段,至今想来仍是让人伤感不已。 …… 绣花布,是那时候女孩子的另一样必修女工。 绣花布,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十字绣,只不过绣法多样,不拘泥于十字走线。 绣花布,小的可以做为定情手帕、荷包,不大不小的可做枕套儿,肚兜儿,围裙,门帘儿,挂钟、缝纫机、收音机的苫帘儿,大的可做床罩、窗帘儿等。 如果说纳底儿鞋需力量与技巧相结合,绣花布绝对需要耐心与技巧相结合。 绣花布用料不复杂,一块白布底面,几盒多彩绣丝线,一根尖端带孔的绣花针,再加上一套绣花绷子就可以了。 绣花绷子是两个紧紧套在一起的圆竹圈儿,一套绣花绷子通常有大、中、小三种形号,大的直径可达一尺半,中的直径一尺,小的直径也有半尺上下。
白布底面绷上绣花绷子前,要按照绣花样子用复写纸将图案描印在白布底面上,对于技术高手来说,只需画个大概即可,对于新手或是技术一般的人来说,描印的越清晰越细致越好。 将白布底面绷上绣花绷子时,要先将内圈儿取下来,把白布底面放在外圈儿中间,然后再将内圈与外圈套实,最后拉紧,这样,白布底面就如同鼓面一样绷在绣花绷子上了。 绷好的白布底面是女人尽情挥洒聪明才智的一方天地,依照白布底面的图案,将各色的绣丝线穿到绣花针上,然后运针如笔,那底面的图案便会如彩色画卷一般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绣花布是一件慢功出细活的女工,因为绣制时间多在晚上,小件绣花布常常需要几天才能绣好,稍大一些,绣上一个月也是正常的,至于大的,有时甚至需要一年,在这期间,那花绷子也会重复绷上多次。 小时候,我二姨绣花布十里八村都很有名,加上她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所以那些年前来姥姥家为二姨提亲的总是络绎不绝。 绣花布的图案总是很喜庆,抱鱼娃娃的早生贵子,喜鹊梅花的喜上眉梢,牡丹盛开的花开富贵,荷下鸳鸯的夫妻恩爱,凡此种种,让人看着,总是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绣花布我更喜欢门帘儿和手帕。 小学毕业那年冬天,漂亮的二姨出阁,我被大舅抱着,在二姨新房挂她亲手绣的花门帘儿,她老婆婆掂着小脚儿给了我五块挂门帘儿钱。 初中毕业那年春天,同座的女生赠我一方绣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素面钩边儿手帕,那时学业很紧,不知为了绣那方手帕,她用了多少时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