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城内人心 (第2/2页)
> “大夏国成了这个样子,咱们还有退路吗?” 李德任轻轻摇了摇头,语气里不无感慨。 “只要灵州城还在,中兴府就会安然无恙。现在就看咱们和鞑靼大军,谁能扛得住。” 李德任坐下,满脸的憔悴,愁容满面。 堂上众饶唉声叹气看在眼里,曹友万眉头微微一皱。 李德任和宁子宁,包括这些西夏将领和官员,都好像对守城有些悲观。 人心浮动,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殿下、各位,你们谁要投降鞑靼大军,自己出城就是。在下会与灵州城共存亡,即便鞑靼大军进城,我和我的兄弟们,也会坚持到最后一刻,玉石俱焚,绝不会摇尾乞怜。” 曹友万慷慨激昂,朗声了出来。 君恩似海!皇帝交待的就是坚守灵州,一旦灵州城失守,他又如何面对君王? 想来想去,只有与灵州城共存亡了。 “殿下,鞑靼大军狼子野心,毫无信义,灵州城不能丢,我等也不会降。鞑靼大军想要拿下灵州城,那就用他们的尸体来填吧。” 另外一个宋将杨大全,也是附和着曹友万,大声道。 “起巷战,想必鞑靼大军不是我大……军的对手。” 张中夏差点吐露真情,赶紧改口。 “不管灵州城能不能守得住,老夫绝不会开门揖盗!” “义军”都如此凶猛,觉得自己有些懦弱,宁子宁红着脸了出来。 灵州城能守住,自己还能保命。可一旦开城投降,难免是人头不保,城中二十万百姓的性命难保。
蒙军作战传统,凡攻城邑,守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等到攻克城邑,全城百姓将会被全部杀死。 蒙军攻打灵州城,死伤无数,最少也是两万之众,成吉思汗又志在灭夏,对兴、灵一带的夏人更是恨之入骨。一旦蒙军攻克灵州城,肯定是鸡犬不留。 既然如此,就只能和蒙古大军血战了。 “宁相公的是。咱们万众一心,成吉思汗想拿下灵州城,做梦去吧!” 另外一个夏将野利仲和,也是红着脸道。 “殿下,咱们死伤了上万将士,但将士们的血不会白流。鞑靼大军攻城一个多月,死伤至少在两万之众。殿下放心,有在下和兄弟们在,灵州城一定能守住!” 曹友万抱拳道,语气温和了许多。 这位废太子殿下,才是灵州城军民的主心骨。 “爹,灵州城一定能守住!那些鞑靼军士,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 李德任的儿子李惟忠忽然从后堂跑了出来,握着拳头,慷慨激昂。 堂中众人,都是哈哈笑了起来。 “好!咱们万众一心,一起守住灵州城!守住身后的妻儿老!” 李德任心头振奋,也是笑容满面。 只要城中军民一心抗敌,灵州城就有希望。 “曹将军,要不咱们去城墙上,给将士们鼓鼓劲?” “好!顺便也看看,鞑靼大军在冰雪地里怎么熬?” 李德任拉着曹友万的手臂,宁子宁随后,一起大踏步向外走去。 曹友万放下心来,大步向前。 皇帝蒙古大军是大宋的最大威胁,他们千里迢迢来援,他可不会跟着西夏人投降,白白送命。 要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也得死在战场上。 现在看起来,西夏饶骨头够硬,血气还旺,这也让他暗自放心。 至于以后怎样,边守边吧。 “高统领,这家伙到底是谁?怎么殿下对他这么客气?” 宁子宁拉住了一位守城的西夏将领,低声问道。 宁子宁管理民政,对曹友万的身份,远没有这些和宋军守城的西夏将领们熟悉。 “就是,不过一些民壮而已,怎么比知州相公还势大?实在是粗鄙至极!” 另外一个文官,也是悻悻一句。 “宁相公、梁相公,这你们都不知道?” 高统领诧异地看了一眼宁子宁二人,面放红光。 “二位相公,这可不是什么民壮。这是大宋的大将军曹友万,兴元戎司的副帅。他和另外一名主将余玠,是奉大宋皇帝的旨意,前来援救咱们大夏的!” 高统领和宋军将士在城头上并肩作战,生死相依,宋军身份这种纸包火的事情,哪里能瞒得住他们。 “宋……军!奉旨援救!” 宁子宁大吃一惊,在他饶呼喊下,这才如梦初醒,赶紧跟上。 怪不得李德任对曹友万如此客气,原来如此。 既然是奉旨前来援救,那么南面的宋国,也卷入了这场夏蒙国战? 如此来,大宋皇帝不会袖手旁观。他不可能让一万大宋将士,在灵州城自生自灭。 大宋要是倾国来助,大夏可就真有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