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归来 (第2/2页)
” 赵竑心头一动,大声喊了起来: “传令下去,列阵迎接!” 马蹄声阵阵,无数的宋军骑兵由北而来,他们过了船只搭建的浮桥,在黄河南岸集结成阵,几乎人人甲胄残破,个个满面风霜。 赵竑打马徐徐向前,所有的大宋将士一起下马,人人都是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参见陛下!” 赵竑看着伤痕累累、风尘仆仆的将士,一万勇士,回来了仅仅六千出头,还有不少伤员。那四千大宋勇士,不用问,是战死异乡了。 “众将士平身!” 赵竑面向肃然的众军,大声喊了起来。 “所有将士,向凯旋归来的勇士们鞠躬致意!” 赵竑带头,向面前归来的将士们鞠了一躬。 所有将士、臣僚,一起向余玠、曹友万等人鞠躬一礼。 “陛下,使不得!各位,使不得啊!” 余玠和曹友万都是大惊失色,“扑通”跪下,连连磕头。 大宋皇帝折节之礼,可是自古未樱 “将士们,英雄们,辛苦了!欢迎回家!” 赵竑上前,一左一右,拉住了余玠和曹友万的胳膊,向西夏出征的将士们大声喊道。 “兄弟们,走,跟朕回城,朕已令人摆下宴席,犒赏六军。朕要亲自向你们敬酒!” 余玠和曹友万不得已爬了起来,紧紧跟上,余玠面色发红,还有些不好意思。 “陛下,都是曹友万带着兄弟们在灵州冲锋陷阵,末将什么都没有做啊!” 曹友万赶忙谦虚道:“陛下,臣只是奉命行事!要是陛下不发兵来救,末将也早死在灵州了。” “余玠,你能让夏主不开城投降,这已经是大功一件。一万将士出征,这是你们共同的荣耀,不分彼此。到救援,你们是我大宋将士,朕怎么能抛下你们?要是那样的话,朕岂不是成了无情无义的人,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间?”
赵竑义正言辞,追随的众将个个都是心热,人人眉开眼笑。 皇帝公正好义,爱兵如子,西夏守城的苦涩,早已是烟消云散。 赵竑带着众将领上马,大袖一挥,霸气十足。 “将士们,跟朕回城,咱们痛饮,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众将领都是哈哈大笑,纷纷上马,追随皇帝而校 曹有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可比离开时消瘦许多,也结实许多。 再看后面,归来和迎接的将士纷纷相拥,痛哭流涕,满面流泪者比比皆是,让人唏嘘。 “曹友万,你可是黑多了!看起来比你大哥还老!不过精神不少!” “张中夏,你的胡子该刮了!要不然就成三国张飞了!” “杨大全,脸上挂彩了!不过更有型了!” 赵竑和众将打马缓行,打浑嬉笑,“不过”不断,他看了看余玠,犹犹豫豫一句。 “余玠,西夏那边,没有什么不寻常吧?” “陛下,听闻鞑靼大军退兵,夏皇如释重负,似乎又没有臣想象中那样欣喜若狂。不过西夏稍后会遣使前来,向陛下道谢援救大恩。” 余玠心领神会,心翼翼地一句。 “夏皇,也是个聪明人啊!” 赵竑感慨一句,对懵懵懂懂的余玠一笑。 “余玠,大军归来,宴席过罢,回去看看你的家人吧!” 赵竑和众将谈笑风生,后面追随的范钟,由衷叹了出来。 “陛下豪爽爱兵,坦诚以待,可是尽得六军之心啊!” 皇帝如此厚待出征将士,六军士气大振。外敌要再敢犯边,可是要吃一番苦头了。 仔细思量,蒙古铁骑,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范相公可知,陛下为何要调史嵩之、高稼、崔叔似三人去河西吗?” 利州西路安抚使郭正孙轻笑一声,让范钟不由得一愣。 “郭相公,请赐教。” “史嵩之是四明世家,又是史弥远之侄,史家已经衰落,人心惶惶;沔州知州高稼一门都是朝中重臣,高家是四川望族,势力极大;崔叔似是崔与之的儿子,掌握四川制置司机宜文字;官家此举,恩威并施,好一个帝王之心啊!” 郭正孙低声细语,悠悠了出来。 “郭相公,你呀……老夫是高看你了。” 范钟淡然一笑,稍稍思虑片刻,便做了回答。 “范相公,你这是何意?” 郭正孙脸上,不由得一红。 “陛下雄才大略,我历朝君王,即便是太祖太宗,亦远远不如。他要做什么事,谁能阻拦?” 范钟看着前方赵竑的背影,似乎和将领们交谈甚欢。 “陛下要是防备这些人,随便一个罪名,便可让他们粉身碎骨,何苦让他们来河西执政?让他们来河西,是因为人才难得,陛下觉得他们才大堪用,可以造福民生,让河西早日恢复。郭相公,你是个干吏,还是多做事,大宋会开疆扩土,陛下也一定会重用你的。” 范钟语重心长,郭正孙肃拜还礼,肃穆异常。 “多谢范相公提点!” 以赵竑堂堂大宋九五至尊,以他今日此时的声威,似乎并不需要多此一举,更不需要如此处心积虑,来对官员们的势力进行权衡。 难道,自己真看错帘今圣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