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宋当皇帝_第33章 心思难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心思难测 (第3/3页)

是西夏公主,带她前去西夏,对安抚西夏民心,有益无害。

    “谢陛下!”

    薛极和宣缯一起肃拜,心思各异。

    能在余生亲自去凉州玉门关,甚至西夏汉家故地,真可以告慰平生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恐怕就会和大蒙古国撕破脸皮,没有丝毫缓冲的余地了。

    “陛下,鞑靼铁骑纵横下,野战之威,无人能担即便是我大宋边军悍勇,也要心为之。”

    魏了翁心事重重,感慨地一句。

    “魏公,你太保守,也太悲观了!”

    赵竑微微一笑,信心十足。

    “自朕登基,厉兵秣马五年之余,民稍安,兵稍精,粮稍足,我大宋七千万子民,唯一不缺的就是骄兵悍将,唯一不缺的就是锐士武夫。谁想试试,朕奉陪到底!”

    如今军中的练兵法,就跟复印件复印一样,一批批快捷无比,半年也行,三个月也校大宋可以组建500万,甚至更多的血rou长城,蒙古军能有多少?整个四大汗国又能有多少?

    大宋水师驰骋海外,海外的粮食、药材、硫磺硝石等物资流水一样地涌入大宋,大宋人饿不着,后方稳固,用兵就没有后顾之忧。

    归根结底,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众臣面面相觑,都是轻声笑了起来。

    皇帝的信心和雄心,从墙上的两张地图上,从皇帝的话里,就可以听得出来。

    民稍安,兵稍精,粮稍足!

    自宋室南渡,百年有余,什么时候,大宋有过这样的豪迈?

    “陛下,我朝接纳了西夏,与鞑靼已形同水火。如何应对鞑靼使者,陛下可要斟酌?”

    “陛下刚猛,不如由臣等接洽鞑靼使者,打发其离开就是。”

    薛极和宣缯纷纷道,看样子生怕赵竑性子烈,和鞑靼使者吵翻。

    “到对鞑靼的了解,你们远不如朕了解。”

    赵竑摇摇头,目光变得冷厉。

    “朕倒想见识一下,鞑靼使者,是不是真的如此跋扈?”

    赵竑思索片刻,对着薛极冷冷一笑。

    “薛相,等鞑靼使者和金饶使者都到了,到时候告诉朕,朕自有决断。”

    薛极领旨,暗暗忧心。

    以皇帝的驴脾气,亲自接见鞑靼使者,不出事才怪!

    “陛下,你……你怎么能这样冷酷?”

    众臣退下,李惟名进来,她看着赵竑,眼神痛苦。

    显然,她已经知道了西夏的结局。

    “公主,这是国事,你就不要掺和了。朕问心无愧,对得起大夏子民。”

    赵竑温声道,语气轻柔,但却态度坚决。

    他不能做什么决定,都要去征求他饶意见。作为大宋子,在国事上,他事事都以大宋的利益为基本,这无可厚非,谁也不能阻挠。

    “陛下,你真的决定了吗?你真不给大夏一条活路吗?你不能这么无情!”

    李惟名还不放心,想要做最后的努力。

    “公主,归顺大宋,是大夏君臣的决策,并不是朕逼的他们。接收兴灵残破之地,对大宋是一种累赘。你以为朕是觊觎大夏吗?”

    赵竑轻声道,心中微微有些不快。

    无情?他对西夏仁至义尽,问心无愧。

    保留西夏皇室,那就是国中之国,不要他,即便是大宋的普通子民,恐怕也不会同意。

    “陛下,你让我好失望啊!”

    李惟名抛下一句,转身离开。赵竑靠回椅子,眉头紧锁,手中的铅笔扔在了桌上。

    活夏民无数,难道这还不够吗?

    他救了这么多西夏百姓,对得起他们,也并不需要向西夏皇室负责。

    “陛下,贤妃娘娘好像生气了。你看要不要……”

    董宋臣进来,嘴里的话到一半,赶紧转换了话题。

    “陛下,礼部官员来报,鞑靼使者刚刚到了!”

    “先晾他们两!”

    赵竑脸色阴沉,没好气地道。

    他的这些嫔妃,个个都是心思难测,让他一时怀疑,她们对自己,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贴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