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前途 (第2/2页)
秦做投名状归附,也显得有些诚意,你我兄弟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汪世显的野心,更大一些。 “将军,这有何难?” 王仲目光冷厉,完全进入了角色。 “今夜动手,杀了完颜仲德和他的亲信,得了他的印绶,然后以完颜仲德的名义邀粘葛完展过来议事,再顺势杀了粘葛完展,秦州唾手可得。” 王仲一番话,让众人都是笑容满面,心思也都活了起来。 “大哥,王仲的是!粘葛完展一个书呆子,好对付。再了,即便是粘葛完展不来,就他手下那些虾兵蟹将,我带人去,就能杀他个屁滚尿流!” 汪世德兴奋不已,附和起王仲来。 “将军,迟则生变,不能再犹豫了!” 王仲似乎已经迫不及待。 “将军,不劳你动手。我带兄弟们去杀了完颜仲德,你坐镇军营即可!” 李大节也是低声劝道,眼神狰狞。 “国破家亡,没有选择。就依兄弟们的,为了大家伙的身家性命,反了他尼昂的!” 众人纷纷赞同反叛,汪世显面色泛红,轻轻拍了拍桌子,立刻做了决定。 “完颜仲德信任我,不会防备。他那边,还是我亲自动手。李大节守住城门,不能让巩昌府举事的消息传出去。汪世德和王仲去军营,解决完颜仲德的心腹。” 汪世显眼神炯炯,徐徐道来,几个心腹连连点头。 看来,汪世显早已有了全盘的规划。 “那你们觉得,是归附于南人,还是投向鞑靼?” 汪世显突然轻声问了起来。 “大哥,托雷的使者不是已经来了吗,难道你不想降鞑靼,想投宋军?” 汪世德看着兄长,满眼的狐疑。 蒙古大军兵临下,又同为蒙古人,不投蒙古国,难道去投孱弱的南人? “你们,鞑靼大军兵强马壮,陕西河南山东,三路南下,那为何不对河西和中兴府用兵?” 汪世显悠悠问了出来。 “丁亥年,速不台攻打沔州城,折损一万多大军。宋军与鞑靼大军几场大战,互有折损。而河西,也是宋军从鞑靼大军手里夺回。宋军在河西和兴灵之地有十几万大军,鞑靼大军不从河西和中兴府进兵,也是事出有因。”
汪世德懵懵懂懂了出来,心头似乎明白了几分。 “宋军火器犀利,训练有素,又有十几万边军,很是不好对付。将军要是想投宋人,不失为一种抉择。” 儒士王仲,大概明白了汪世显的意思。 宋军实力不弱,相比于投蒙古大军,归附同文同种、生活习俗接近的大宋,似乎更容易让将士们接受。 “王仲,你对了,我就是想投宋军。除了你的火器和训练有素,还有就是宋皇本人。” 汪世显点零头,看着众人,沉声道: “自宋皇赵竑登基以来,铸造火器、创建讲武堂、推行新政、整饬武备,短短六七年时间,宋国百废俱兴,宋军脱胎换骨。四年前宋军在沔州大败速不台,四年过去了,宋军的实力更强。你们,咱们是不是该去投宋人?” 汪世显的话,让房中的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 金兵和宋军在临洮府路相邻,朝夕相处,宋军精锐,人多势众,王仲等金将都是清楚。 “将军得没错!宋军自得了河西马场,光是西北这一块,骑兵就有数万。十几万大军,火器无数。以末将看来,就是鞑靼大军不南下,宋军迟早也会北上恢复中原。宋军和鞑靼大军之间,早晚要有一战。很有可能,这个秋冬就能看到!” 李大节开口,神色振奋,很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 强大的蒙古铁骑,和初生牛犊的宋军对抗,值得期待。 “将军高瞻远瞩,末将佩服之至!完颜仲德和粘葛完展屡次三番进言,要兵进兴元府,占了南饶巴蜀之地,以避鞑靼大军兵锋。南人官员对完颜仲德恨之入骨。这个投名状,可是更够份量了!” 李大节兴奋笑了出来,赶紧噤声。 “王仲,照你们这么,蒙古大军不是宋军的对手呢?” 汪世德将信将疑,也有些犹豫不决。 宋军无论如何精锐,也比不过纵横下、遇神杀神的蒙古铁骑吧。 “二哥,宋军不止火器犀利,兵强马壮。南人有六七千万,鞑靼不过一两百万。一旦鞑靼和宋军交战落败,别看鞑靼占的地盘大,到时候很可能马上土崩瓦解。你也不想想,宋军可以死个二三十万,鞑靼能吗?” 王仲仔细分析了出来,汪世显赞赏地接上话头。 “老二,王仲得没错。最重要的是,南人有个好皇帝。光是西北边陲,宋军就集结了一二十万精锐。南冉处都在练兵,只要那几个讲武堂不关门,宋兵要多少就有多少。” “大哥,我们听你的。投了鞑靼,很有可能要和宋军交战,到时候又得玩命当垫背。跟了宋军,宋军火器犀利,兵强马壮,肯定看不上咱们。到时候,兄弟们反而能留一条生路。” 汪世德似乎一下子开窍,得头头是道。 “将军,鞑靼使者还在城中驿馆,要不要杀了他们,再多一份投名状?” 李大节眼神放光,蠢蠢欲动。 “千万不要做傻事,凡事留条后路!金银珠宝奉上,礼送鞑靼使者出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赶尽杀绝。” 汪世显摇摇头,否决了属下的建议。 “将军所言极是!” 李大节暗暗佩服。汪世显老成持重,做事滴水不漏,让部下信服。 汪世显又凝眉沉思,外面卫士的声音响起。 “将军,元帅请你去府衙议事!” “知道了。” 汪世显应了一声,站起身来,微微一笑。 “完颜仲德让我去议事,刚好行事。兄弟们分头做事,一切心!” 山雨欲来风满楼。看来,夜不能寐的,还有他人。 众人都是站直了身子,一起领令。 秋风渐起,西北的,马上就要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