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得陇望蜀? (第2/2页)
王坚一时语塞,不出话来。 “陈隆之,那依你之见呢?” 赵竑眉头一皱,问了起来。 军国大事,事关战局成败,万千将士性命,他从来都不独断专校 “陛下,可在城固县以东的洋州龙亭铺设防,以备不时之需。洋州是大城,北倚秦岭,南俯巴山。汉水以北,秦岭和巴山交汇,只有六七里,我军有驻军大营,可驻军数万。汉水以南,河流、涧岭纵横。鞑靼大军来临,依仗地形和火器之利,可保万无一失。” 陈隆之试探着了出来。 汉中都是大城,洋州犹如水滴的一端,城外又有大营,可驻军数万,正是狙击蒙军东进的然屏障。 陈隆之的话,让赵竑陷入了沉思。 战争的目的,在于大规模杀伤对方,让对方失去抵抗能力,从而达到政治上的需求。 现在,他要做一个选择,是不是要把利州西路的精兵压到汉中来。 托雷、速不台,这些都是杀伐果断的猛人,没有一个善茬,一不心就是军民死伤无数。他需要万无一失,绝不能拿战局和将士们的性命,甚至是拿百姓们的性命开玩笑。 “曹友万,从兴元府和西县各调一万将士,四万大军驻守于洋州以东。让江万载从西县东进到定军山以东,沔水以北。一旦鞑靼分兵南下,让吕文德固守利州西路,以备鞑靼大军烧杀抢掠!” 赵竑很快做了决定。 汉中如今都是大城,洋州也是一样,城外军营齐备,可以驻守数万大军。四万大宋边军隔断东去的道路,依靠地势顽抗狙击,应该能抵挡蒙古铁骑的冲击吧。 蒙古大军骑兵居多,机动性强,估计会像历史上一样,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会兵于汉中,然后东进,攻击金国背后。 只不过,宋蒙大战,历史上的蒙军借道,三峰山之战,大概率是不会发生了。 “陛下,既然鞑靼大军三路南下,目的在金国身上,那我河西路、西夏路、临洮路三路十余万大军就没有边患,完全可以东进,捡鞑靼大军的果子,占了陕西。如此一来,陕西和西夏连为一体,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是利处多多。”
一直没有话的四川制置使崔与之,忽然岔开了话题。 挥师东进,趁机占了陕西…… 赵竑不由得一惊,心跳加速,脸都红了起来。 陕西关中之地,东有崤函险,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关中之地沃野千里,八百里秦川粮食产地,富饶无比。 “陛下,崔相公的是!只要击溃南下的鞑靼大军,趁着东边的鞑靼大军和金军打得精疲力尽,咱们正好一路西进,占了京兆府!那可是我大宋的故土!” 曹友万也是兴奋地嚷了出来。 “陛下,我西北边军只需一半之数,趁鞑靼大军攻入陕西时东进,一来可以作为不时之需,增援利州两路。二来坐收渔翁之利,趁机夺了陕西。此为大宋之幸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陛下祥之。” 王坚紧接着曹友万,大声道。 众将臣的话语,让赵竑一时间心旌摇曳,有些恍惚。 夺取陕西,整个大宋西北边军防守的弹性大大增加,浑然一体。他怎么就没有想到? 二十万大宋锐士,他还是有这个自信坚守。 “陛下三思。若是夺了陕西,可就和金人彻底翻脸。到时候整个西北,就要和鞑靼隔河相望了!” 陈隆之脸色难看,心跳加速。 他毕竟是个文官,战事由自卫反击迅速发展为外扩占领陕西,众人思维跳跃如此之大,让他一时有些恍惚。 连白发苍苍的崔与之,也变得侵略性十足。岂不怪哉? 难道,去了一次阳关玉门关,热血沸腾之下,他也开始不着边际了? “陛下,陕西满目疮痍,纵是占了陕西,又能如何?还不是徒添负担而已?” 另外一个文官赵彦呐,此刻却是忧心忡忡,立刻提出了反对。 “金国乃我大宋世仇,我大宋没有联蒙灭金,已经是够意思了!难道我宋人拿回自己的东西,还要问问他金人?” 曹友万冷冷一笑,摇头反驳起赵彦呐来。 “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陕西易守难攻,可比蜀口易于防御。陕西历年战乱,百姓十不存一,又大部迁往河南。我大宋官军进入陕西,少了许多负担。至于粮草,如今河西已成我大宋的粮仓,完全可以从河西调入!” 王坚急声道,有些迫不及待。 陕西原居民稀少,大宋官军进入,并不需要多重的负担。 “诸位卿家,你们都扯远了。即便是要夺了陕西,也得先解决了南下的鞑靼大军才是。” 赵竑无奈开口,终止了众臣将的争论。 如果能一举歼灭托雷部蒙古大军,大宋和蒙古国之间的攻守之势,可能就要被破了。 看着崔与之、王坚等人失望的眼神,赵竑微微思虑了片刻,这才徐徐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传旨给余玠和曹友闻,让他二人由河西路和西夏路各调一万精兵,临洮路再调一万,三万大军由曹友闻统率,先驻扎于临洮府,伺机而动。” “陛下圣明!” 众臣一起行礼,许多人脸色通红,隐隐有兴奋之色。 众臣的神态看在眼中,赵竑暗暗苦笑。 连能不能击溃南下的蒙古大军都不一定,这些好战分子,已经想着要兵进陕西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却不能泄气。军心可用,才是王道。有时候,军事上也需要冒险,正如当年宋军兵发河西一样。 兵进陕西,到时候北伐之时,岂不是可以东西两路同进,一举恢复燕云十六州? 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要灭了南下的蒙军才是。 各种想法交织混杂,赵竑不由得心乱如麻。 蒙古大军已经占了陕西,托雷会不会如历史上一样,南下宋境强行借道?他又能不能率军阻击,大破蒙军于汉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