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序幕 (第1/2页)
夏去秋来,天气虽然没有完全转凉,但酷热已去。 午后时分,青岛湾水波粼粼,一艘艘商船进了青岛港,靠拢栈桥,码头上的宋军开始查验,跟着劳力们纷纷卸货,忙而不乱,熙熙攘攘。 北宋时不温不火的板桥镇,如今成了数万大军驻扎的军港,樯橹林立,千帆竞发,早已经今非昔比。 商人李绍从大船上下来,乘着小船上岸,向码头上正在指挥卸货的孟璟拱手行礼。 码头上的各种物资堆积如山,显然来自于五湖四海,宋境和海外,让李绍也是暗暗吃惊。 这一场北伐,大宋可谓是倾国力而来。蒙古国,可有得好看了。 “小人李绍,见过将军。” 听说此人是京湖边军戎帅孟珙的胞兄,为京湖边军前军统制,青岛港宋军的统帅,可是不能得罪。 “李大官人,免礼吧。这次你又运了多少东西过来?” 孟璟抱拳行礼,笑容满面。 李绍是占城的粮商,常年从南洋运粮商到大宋贩卖。前年春朝廷对楚州李全用兵,李绍就运了不少军粮到扬州,连皇帝也知道此人,他也得客气点。 光是看那十几艘巨大的海船,就知道运的东西不少。 “将军,这是小人运送的粮食清单,请将军过目。” 李绍递过名册,孟璟接过,仔细观看。 “占城米10万石、药材一船3000石、黄豆一船5000石、油3万斤、蔗糖300石……” 孟璟看完,交给一旁的官员,安排下去查验和卸货。 “李大官人,你知道不知道,后面还有要运的粮草辎重吗?” 这样源源不断送下去,青岛港可是要货满为患了。 “回将军,还有另外3万石粮食随后就到,秋日前就没有了。不过小人还会向明州港运送粮食。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直接送向北边?小人随时等候大宋朝廷的旨意。” 大宋朝廷粮食需求旺盛,有多少要多少,他李绍只管遵照宋廷的旨意运粮。回去的时候再运上大宋的瓷器、丝绸、玻璃等物产,来回都不走空。 “李大官人,辛苦了!” 孟璟由衷地说了起来。 这些海外商人的能量,可是非同一般。 秋日前的最后一趟转运。看来,大军就要北上了。 “将军,我大宋官军龙精虎猛,可为天下锐士。大宋兵临天下,来日大军北上,必会摧枯拉朽,金军蒙军望风披靡。小人祝你们早日北伐,凯旋归来!” 李绍满脸微笑,恭维起孟璟来。 宁为中华犬。如今的大宋兵威正盛,王化之下,南洋土着纷纷移民向渤泥和澳洲等地,足以证明那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君。 “多谢李大官人吉言!也祝你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孟璟心里也是一乐。 大宋兵临天下,如日中天。国威如此,足以震慑海外诸夷,他这个宋人,也是骄傲。 “将军,报纸上铺天盖地,北伐之事天下皆知。如果到时候不能取胜,可就真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随从忧心忡忡的话,让孟璟脸色一板,冷斥了出来。 “以我大宋倾国之北伐,数十万将士兵强马壮,上下一心。更有我大宋天子运筹帷幄,北伐怎么可能功败垂成?” 他看着千帆云集的海港,冷笑道: “人人都知道我大宋要北伐,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大宋谁都不惧,尽管来战就是!占几座空城算什么,只有杀得对方血流成河,北伐才算是胜利!” 战争的目的,不就是大肆杀伤对方,让对方失去抵抗能力吗? “将军,大宋天子如今在楚州,那边很热闹,大军正在聚集,处处戒备森严,想必北伐誓师,马上就要开始了吧。” 李绍羡慕不已的一句话,让孟璟大吃一惊。 这样看来,北伐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再看周围的将领,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显然,大军北伐,他们早已经迫不及待。 “李大官人,大越那边的战事如何?” 孟璟下意识问了起来。 “孟将军,我占城官军和大宋王师势如破竹,把大越军几千残兵败将都赶到了升龙以北,陈氏小朝廷都逃进了深山里面。不过现在是雨季,搜山不容易,战事已经告一段落。陈氏已经派人前来议和,想来用不了几天,大越就要归降于大宋了。” 李绍的话,让孟璟心头一阵释然。 以大宋水师的实力,还有占城军这个地头蛇,对大越用兵,应该不难。 说话间,忽然间号角声不断,刁斗声大作,跟着岸上的烽燧上狼烟滚滚,显然有强敌入侵。 “将军,不会有事吧?” 李绍脸色煞白,目光惊恐。 运送货物却遇到战事,别提多背了。 宋军虽然威猛,但传闻中的蒙古铁骑也是凶神恶煞。万一打起来,孰强孰弱,尚未可知。 “李大官人,把“吧”字去掉。即便是数万鞑靼大军来袭,也保你无事!” 孟璟微微一笑,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