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武侠诸天_第一百七十一章 明唐开战 函谷天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明唐开战 函谷天险 (第2/2页)

在乎。

    对老百姓来说,只要能够吃得饱,过得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反倒是看到明军这样的威武雄壮,百姓们大为放心,对这一战充满了信心。

    这样公开的消息自然立即传入李唐的耳目之中。

    大唐的朝堂之上,得知大明真的起兵来伐,更是广发檄文,数其罪行,李渊又惊又怒。

    好在,想到挡在前面的函谷关天险,便放下心来。

    李渊甚至当着群臣的面说道:“孤有函谷天险,强秦因之而成霸业,足以抵挡大明年余。

    大明引十万大军来攻,人吃马嚼每日消耗无数。

    若被困于函谷关前而不得寸进,日久天长,必将人马疲敝,内患丛生。

    到时候,大唐联合窦建德一起出兵攻明,则大明必亡!”

    群臣皆以为然。

    即便李世民感觉大明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可一想到自己亲眼见识过的函谷关,也放下心来。

    大军开拔自然不同于普通人行路,为了时刻保持战力,必须谨慎慢行。

    函谷关距洛阳虽然只有三百里,大军却足足走了十几日,方才来到函谷关前。

    函谷关处于洛阳至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

    始建于西周,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关关城东西长15里,宽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

    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辔”,“一泥丸而东封函谷”。

    站在函谷关前,看着高耸的雄关和两侧陡峭的峭壁,赵明渊便明白函谷关这天险之名确是名不虚传。

    而函谷关前泥土中隐约可见的白骨,更似在述说着它的坚不可摧。

    不过,即便如此,函谷关在历史上自然也并非没有被攻陷过。

    只是,那大多都是敌人趁着关中内部空虚,大军用人命来积累,几乎杀尽了守关的将士,或是耗尽了他们的粮草器械,方才破关而入。

    可如今,李唐却是早有准备。

    函谷关内粮草、器械准备充足,数千精兵早已枕戈待旦,守将更是换成了李神通。

    显然,函谷关如此要地,非得李唐的宗室来守卫,李渊才能够不放心。

    李神通是李渊的堂弟,是李唐宗室中的名将,把守这小小的函谷关,却是大材小用。

    可李神通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因此毫无委屈之感,更是将函谷关打理得井井有条。

    滚石檑木早已堆满了墙头,城门洞早已堵死。

    这是打定主意无论明军使用何等计策都绝不出关,只是一味地死守,每日cao练兵士,静待明军来攻。

    “真是毫无破绽!”

    在附近探查了一圈,赵明渊最终这样感叹道。

    见此情形,身边众将也不禁皱眉。

    虽然大家都知道函谷关易守难攻之名,可当如今真的引兵来攻,而且守将更是李神通这样谨慎老成之家,却是感觉无从下手。

    古时候攻打函谷关,大都是用人命上,攻打坚城之时围困数月甚至是几年,都是常有的事。

    可莫说是几年,哪怕明军在这里被阻数月,只怕天下间风向便将再次变幻。

    说不定等将士们久攻不下疲惫之时,窦建德真的会引兵南下,南方数省也可能会心神动摇,再起兵戈。

    到时候,大明危矣!

    当然,在这样的武侠世界,除了用人命来填,还有个方法。

    那就是由高手组成突击队,身披重甲,身先士卒地前去攻城。

    这也是武侠世界的独特攻城之法。

    不过,守城方自然也有应对这种高手的方法。

    巨石檑木热油金汁这些常规手段自不必说,更有强弓劲弩神射手以及高手来应对。

    万军之中,即便是宗师高手,也同样有生命危险。

    或许也只有大宗师才能真正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正巧,他们这边便有一个大宗师。

    只不过,谁也没有开口,说赵明渊上前攻城。

    主辱臣死!

    若每逢战争都让赵明渊这个当王的上前,那还要他们这些将领干什么?

    只是,一时之间,确实没有什么良策能够攻下函谷关。

    或许,只能先攻打看看。

    良久,程咬金请战道:“大王,俺老程愿以精兵三千,攻打函谷关。”

    这便是试探看看。

    可事实上,这也同样是拿人命来填。

    赵明渊自然没有同意。

    罢了,本来还准备留一手。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开开眼,看看科技碾压的威力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