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明唐鏖战 (第2/2页)
等李世民下令,便准备率兵冲上前去,打败明军,活捉赵明渊。 只不过几个精明之人心中却暗自困惑。 若明军真的有两个弱点,那么唐军的确胜绩不小。 那为什么李世民不直接下令出击呢? 明明可以立即出击,却反而还要在这里慢吞吞地为他们讲解。 李世民向来行事果决,这可不是他的行事风格啊! 除非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或许,即便找到了明军的弱点,可惜却也无法取胜。 却听李世民接着说道:“第一个弱点,若是你们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 那便是,明军的盔甲太重了。” 盔甲太重? 众人很快便明白了李世民是在说什么。 不错,明军的盔甲乃精钢所铸,的确要比唐军的皮甲更重,自然会行动缓慢,不如唐军轻便。 这般笨重,固然换来了防御无敌。可是在战场上不断厮杀,却要耗费更多的气力,难以持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必然会比唐军更累。 等到明军精疲力竭之时,便是唐军反攻之时。 想明白这一点,众人不禁心中大定。 原来如此。 怪不得李世民一点都不急,还有心情跟他们慢慢讲解,原来他是在等待时机啊。 那第二个弱点呢? 想到这里,众人的眼睛不由得更亮了。 第一个弱点就这么切中要害,若是再来一个弱点,那离打败明军还远吗? “伱们看!”李世民忽然指向了两军的交战之处。 众人随之望去,可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之处。
那也只是普通的两军交战,和其他地方也没有什么差别。 要说有的话,唯一的一点便是,好像的确印证了刚才李世民所说的明军的第一个缺点。 的确,随着战局的推移,明军的攻势有所减缓。双方的交换比不再像之前那么夸张了。 可他们还是看不出,这其中有明军的其他什么弱点啊? 见众人都看不出来,李世民只得无奈地提醒道:“纪律!” 纪律? 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听着这话再向战场上看去,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原本整齐划一的战阵早已不再。 不说乱作一团吧,但也算是各自为战。 反观唐军,虽然也一样地散乱,但却要比之明军更懂配合。常常几人一组,围攻明军士兵。 即便明军皆是身着重甲,却也难以抵御唐军数人围攻。 即便有人意图救援,可身上的盔甲笨重,致使行动缓慢,远不及唐军迅捷,常常被耍得团团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的伤亡大增。 众人明白,这不仅是因为盔甲的原因,更是因为明军的兵士不像唐军这样大都是历经大战的老兵,懂得配合。 明军注重纪律,可是在这乱战之中,却只能各自为战,发挥不出其的优势,反而落于下风。 这可以说算是个不是缺点的缺点。 众将皆是知兵之人,自然明白其原因。 事实上,这只是因为明军经过的战争尚少,只要再打上几仗,新兵度过了新手期,便会自然而然地明白该怎么做。 而且,到时候其战力必将再增数筹,届时必将成为真正无敌于天下的劲旅。 可偏偏他们在并未成熟的时候遇到了唐军,这个缺点更被敏锐的李世民察觉到了,也就抓住了这个反败为胜的契机。 或许,真的是天命在李吧?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心头微动,对李世民的崇拜不禁更胜一筹。 讲解完毕,李世民便定下计策。 令众将各领一队人马轮流冲杀,然后佯装战败。 然后且战且退,诱敌深入。 最终将明军拖垮。 众将纷纷领命,激动地各自率兵离去,仿佛看到了胜利在向他们招手。 可他们却无法看到,留在原地的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样真的能胜吗? 别看李世民刚才鼓舞众人之时显得自信满满,说得头头是道。 可事实上,李世民心中却一直有着隐忧。 当然,李世民所说的明军的两个缺点并非胡诌,而是确有其事。 可要单凭这些就想打败明军,那就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明军有缺点,难道唐军就没有吗? 事实上,唐军的缺点要远比明军多得多。 单凭军器优势这一招鲜,明军就可以吃遍天了。 更何况,明军说不定还有什么别的后手在后面隐藏着,只等最后来个一击必杀。 如今,李世民可再也不敢把赵明渊看作无知武夫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