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九章 静真女冠太后驻跸 (第2/2页)
怕只是烟花女子,也总不能让蒲月儿白白耽误了终生。 然后又详细写了一份计划书,准备交给忠顺。 冯mama等他写完,才笑着问道:“三爷,今儿来府里的那个女冠。” “听彤云纤月,是打算跟二少爷相看的?” 贾琮噗嗤一笑:“彤云纤月,你们也学着八卦了?” 彤云笑道:“三爷,我就是在正殿里听了一耳朵。” “可不是故意要八卦。” 贾琮笑着对冯mama道:“那女冠可不是一般人物。” “明儿也不算是正式相看,就让舅父过府见见。” 冯mama双掌合十:“阿弥陀佛,希望明儿二少爷相看一切顺利。” “早日延续徐家香火。” 贾琮暗暗摇头,口中却不言语。 他心内委实不看好徐碧江跟静真子。 次日清晨。 贾琮先去给皇太后请安,陪着用了早膳。 再去翰林院上衙。 他随身带了两盒胭脂并两根玉簪花棒。 一份让郑多福送进宫去给夏守忠。 一份他打算给杨一鸣,试试能不能分离出来。 杨一鸣拿着胭脂跟玉簪花棒啼笑皆非。 “子礼兄,你这又是作什么妖?” “平时又不见你敷粉!” 贾琮悄声笑道:“声些,被大师伯听见,你我都要挨揍!” “这玉簪花棒里是紫茉莉花种研磨的粉,你帮我试试能不能找出里面有什么香料。” “胭脂也要找到是什么做的基底。” 杨一鸣问道:“到底要做什么?” 贾琮悄悄笑道:“我打算开胭脂铺子!” 杨一鸣才要笑,怕人看见,又连忙掩住嘴。 “行,我拿回去试试。” “不过,子礼兄且得准备好背锅!”
贾琮用力点头:“放心,我这有更大的脑袋能背锅!” 交代完杨一鸣。 贾琮才回自己房内,继续编他的前朝国史。 徐碧江直到上书房散学,才过翰林院。 贾琮笑道:“舅父,皇祖母昨儿驻跸义孝亲王府。” “口谕让你过府一见。” 徐碧江皱皱眉头:“前儿还去宁寿宫觐见过太后……” “怎么今儿又有口谕?” 贾琮哪里敢跟他是要跟静真子相看一事。 只轻声笑道:“具体什么事情,皇祖母也没。” “等下衙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徐碧江盯着贾琮看了看。 “你这臭子话不尽不实,又想闹什么幺蛾子?” 贾琮哈哈大笑。 “没有!没有!绝对不是我的幺蛾子!” 要出幺蛾子的人,也是自家那便宜老子。 绝不是他这清白英俊少年! 下午。 三通散衙鼓响。 贾琮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倦倦笑道:“无惊无险,又到五点!” 去接了徐碧江,甥舅两人回义孝亲王府。 皇太后依旧还是在正殿。 见贾琮带着徐碧江,宫女连忙入内通传。 孟姑姑亲自迎了出来。 将贾琮徐碧江引进正殿。 今儿永泰帝跟翠儿不在,只有贾赦陪着皇太后笑。 静真子仍是默然端坐一旁,不言不语。 一副万事不萦心坏的模样。 贾琮给皇太后请安向来只行家礼。 徐碧江却是大礼参拜。 皇太后笑道:“徐卿家,免礼平身。” “琮儿,还不将你舅父扶起来?” 贾琮连忙将徐碧江扶起身来。 “舅父,这边坐。” 徐碧江目光落在皇太后身旁默坐的静真子身上,微微一愣。 不等他开口询问。 静真子纤长手指飞速掐动,随即柳眉微颦,从座前翩然起身。 手中拂尘轻轻一甩。 淡淡地道:“徐家子,你我之间尚有一段因缘。” “可愿焚修入道,与贫道结成道侣?”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贾琮瞠目结舌。 他做梦都想不到这位静真子,会出这么一句石破惊的话来! 贾赦同样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情况? 饶是徐碧江这些年来儒家养气功夫颇为撩。 都被这女冠吓了一跳好的! 皇太后也是啼笑皆非看着静真子。 只得开口解释道:“徐卿家,静真子自幼出家入道龙虎山。” “不惯这些世俗礼仪……” 徐碧江还沉浸在震惊里,回不过神来。 半晌。 才轻声道:“静真子,在下乃是儒家弟子……” 前几太后相召,他已经明确表达不愿续弦之意。 哪里想的到,还会来上这么一出? 静真子清冷一笑。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 “徐家子,数月之后,你命里该有一劫。” “贫道自于龙虎山等你!” 着,静真子回身朝皇太后作了个道揖。 转身出殿。 她看似脚步不徐不疾,其实动作极快! 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身形已是消失在漫暮色里。 片刻后。 才听见贾赦嚣张笑声,在正殿中轰然响起。 “哈哈哈哈哈!” “徐碧江你个混球,居然也有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