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于力之死(二) (第2/2页)
”他指指死者右腿髋部,“车轮上可能嵌着尖利的东西,直接划破大动脉。” 元石接过老赵手上的镊子,扒拉开裤子上的裂口,一道长约三厘米,断面整齐的伤口暴露出来。 “典型的切割伤,边缘组织比较粗糙,初步推测应该是扎在轮胎花纹里的玻璃或者锐利石块之类的东西。”老赵摁了下死者的腹部。 “死亡时间大约是什么时候?” “视网膜白色视盘周围有变色改变,初步估计应该在11月25日21时至24时之间,碾压时间与死亡时间不会相差五分钟。” 死者头发散乱,脸色青白,眼睛瞪得溜圆,瞳孔里还残留着最后一息倔强不屈。 他起身捞起耷拉在地上的雨布,顺着雨布看到雨棚顶盖处固定雨布的塑料螺丝被拽变形,露出新鲜的碴口。 “肇事车与把雨布拽下来的车不是同一辆。”老刘双臂张开比了下拐口间的距离,“如果它剐上雨棚就不可能压到人。交警在这里提取到两枚前轮胎仓促左拐的新鲜摩痕,”他指着硬度非常好的水泥地面上两块模糊的擦痕,“照它们的走向,都不可能是肇事车。” 属地民警插话,“听门卫说经常有人就卡在这里进不去出不来,尤其是女司机,过这里很费劲,挪来挪去。”他嘿嘿两声。 元石的视线又回到死者身上。 死者上身微微右侧,双臂微举,两只手掌都留有轮胎擦痕,右臂严重脱臼,这是车轮碾压过来时死者下意识的抵抗动作导致,但是车轮由左向右碾压,如果要抵抗身体恰恰应该是向左微侧,应该是被车的惯性带过去的。 他再次蹲下,拿起死者依然倔强地微举着的左手,手面非常粗糙,但指甲修剪得异常仔细,两毫米,不长不短;他翻过死者的手,只见她手掌擦痕下是新鲜的茧子,虎口有一处将将愈合的撕裂伤。 “老赵,这是什么伤?” “虎口这里的骨裂,一般是重物击打所致,这些成片的茧子非常均匀,指肚也有,但不如手掌处厚,你练过排球吗,像不像初练排球留下的伤。” “还真像,”技术科小李拿着勘察灯从绿地走出来,“我这里收获很少,除了这里,未在任何地方发现血迹,尤其没有找到死者进入现场的踪迹。”
元石打开紫外线灯,在地上扫一圈,死者的鞋印非常有特点,三十六码运动鞋,后跟处有一个变形的S,这个鞋印只出现在尸体倒卧处;除了死者的脚印,就是贴着会馆后墙走过来的杂乱脚印,最少四十一码。 “这种脚印我们提取到十三枚,可以和物业值班人员做一下比对,听说他们晚上巡视结束都从这里回小区。”小李说。 “那她是怎么进来的?”有人问。 协查的属地警察说,“走入现场只有三种路线,第一就是通过这个临时岔口,但桥洞上方有监控,第二就是踩过绿地贴着后墙绕过来,但刚入冬时绿地里灌过水,现在还没干透,会留下清楚的泥脚印,第三就是从景阁苑西门走过来,但门前也有监控。应该……”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瞎猜,是不是被车带进现场的?” 元石抬起自己的脚,扒开鞋套,果然看见上面粘着湿泥。 “还有一种可能性,”另一名属地警察指指会馆后墙上方的气窗,“从这里也能下来。” “这个好排查,会馆大门,电梯,各层都有监控,要是这样,性质可能完全不一样。”他放低声音,但也没回避大家,“要是自己走到这儿,或许她是意外被车压死,要是被车带到现场,她的死就有谋杀的嫌疑,要是从窗口自己下来,说不定她就是同谋。” 老赵和元石对视一眼,笑着说,“小伙子挺敏锐,叫什么?” “我叫楼鸣。”小伙忙摆手,“我也是猜测,没有理论依据。” “未在任何地方发现血迹是什么意思?”元石问。 “根据老赵初步断定的死亡时间,我们对昨晚8:00到12:00点从这里经过的车辆进行了勘察,一共五十八辆,与死者身上留下相同车轮花纹的共38辆车,除了两辆离开,其他均在地下车库没动,离开的车也已经叫回来,所有车轮包括车里均没有发现生物样本。”他指着死者的右腿处伤口,“此处是喷溅血,车轮不可能躲开。” 殡仪车在马路边停下,两名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拿着担架走进现场,两人把死者抬上担架。 原本叽叽喳喳不停议论的围观者倏地静下来,紧接着潮水般地往后退去。 元石和其他人肃穆地上去帮忙。 “等一下,这是什么?”小李指着挪开尸体后没被血水泡到的位置处两道短促却明显的擦痕。 老刘蹲下,其他人围过来。 “是脚后跟蹬地留下的。”小李说,“和她双手留下的伤正好说明她当时有用力抵挡的动作。”他做了个手脚用力的动作。 元石沉默着。 死者举起双手进行抵挡时,身体微侧,左右两脚的发力点肯定不一样,形成的擦痕也会不同,可地上的两处擦痕却完全一样,说明当时左右两脚用力均匀。 小李又从尸体倒地处用镊子捡起一个黑色的发圈反复查看,“你说死者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黑灯瞎火。” 死者是长发,平时用黑发圈束在脑后,发现时,头发散开,发圈滑到发尾。 用发圈固定头发,容易松,却不容易掉。 “什么情况下会解开头发?”小李问。 “睡觉的时候。”有人笑着答道。 “到这里睡觉不是找死吗?” “不睡觉她解头发干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