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251章:大唐的诗人们。(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大唐的诗人们。(求订阅) (第3/3页)

tent2'>

    江宁点头:“刘禹锡的仕途生涯很坎坷,曾经屡次被贬,又屡次东山再起。不过,很多人研究刘禹锡,只是研究刘禹锡当时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比如二王八司马事件。但其实,要真正了解刘禹锡,还得从刘禹锡的诗作当中找寻。”

    “据说刘禹锡的诗很少流传下来。”

    “这个嘛……”

    不需要江宁回答。

    直播间里,孤本两个字,纷纷刷起。

    “主持人什么情况,这还要问?”

    “别问,问就是孤本。”

    “对,江宁老师能告诉你,我这是下了多少大墓,这才得到的吗?”

    看着直播间众人的评论,江宁哑口无言。

    不过。

    他还真不好解释。

    算了。

    他们认为自己是下大墓就下大墓吧。

    至少。

    这个解释更为合理。

    要不然。

    江宁真不知道怎么向大家解释,他的一大堆孤本是哪里来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说到刘禹锡。

    江宁又是忍不住,背起了刘禹锡的一系列诗作。

    不需要江宁解释。

    刘禹锡的诗作一出,又是让人倍感眼前一亮。

    “咦,又是风格完全不一样的诗。”

    “是啊,与骆宾王,与王之涣,与王维的又完全不一样。”

    “感觉这些诗,听起来很有精神啊。”

    “可不是,知道人家为何三落三起吧,就这头铁的心态,那必需的一尔再再尔三的东山再起。”

    是的。

    前世很多人评价,刘禹锡的诗并不算是特别杰出。

    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刘禹锡?

    那就是因为刘禹锡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正如第一首《秋词》。

    别人写秋,那就是愁啊,悲啊,寂寞啊,无奈啊。

    可刘禹锡写秋,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天竟然还胜春天,这样的心态,自然是无比之精神。

    而且。

    刘禹锡不仅仅是年轻时候心态好。

    哪怕就是老了,他心态依然是不服输。

    正如第三首《再游玄都观》。

    其实这首诗之前,刘禹锡曾经游过一次玄都观,所以才有再游。

    当时第一次游玄都观的时候,刘禹锡是被贬。

    再游玄都观,此时的刘禹锡则是东山再起了。

    所以刘禹锡很有意思。

    他将前后两次游玄都观的经历,都写了出来。

    第一次他说,玄都观里的桃花,都是我离开京城之后栽的。

    这里暗指种花的人,就是打击他的人。

    第二次游玄都观,他却说。

    咦。

    那种花的道士去哪里了呢?

    不知道,真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可是。

    那一位曾经被贬到地方的刘郎,他今天又回来了。

    刘郎,不用说,就是刘禹锡自己了。

    “我靠,以前我了解过二王八司马事件,也知道刘禹锡这个人。但今天,我才算真正的了解刘禹锡。”

    “嗯,有意思,实在是有意思,刘禹锡第三首诗翻译成大白话,那就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那可不,那些打击我的人去哪了呢?你们再来打击我啊,我又回到长安了。哈哈哈……怎一个爽字了得。”

    不少对历史了解的一众粉丝不时向大家解释。

    二王八司马事件,这里的二王就是两个带头大哥。

    八司马就是八个跟着带头大哥的八个小弟。

    他们一共十个人,参与了一次改革。

    但因为得罪了当权派,所以二王八司马这里面中的十个人,有的被杀,余下的都被贬为了各个地方的司马。

    刘禹锡就是八司马当中的一人。

    但这一次政治事件并没有结束。

    随着时间的推去,十四年后,刘禹锡又回到了长安。

    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再到文宗,换了四个。

    当年将他贬到地方的武元衡,也已死了十四年。

    所以,当你了解了这一些历史事件。

    我们再读这一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你便会真正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