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一代诗魔,白居易。(求订阅) (第3/3页)
献。 再加上白居易的很多作品也没有流传下来。
所以。 最终也就造成了,一众史学家对于白居易的评价比较低。 …… “江宁老师,难道您又要跟我们讲一位渣男?” 有一些对于白居易比较了解的朋友问道。 江宁倒是知道大家心里想的是什么。 晚年时期,白居晚府上养的几百位歌妓,确实是白居易的一大黑点。 但这个黑点。 说实话,这是用现代人士的眼光来看的。 在当时。 这种养几百位歌女,即不犯法,也不违道德,反而还视为风流的一件事。 不过毕竟这是现代。 江宁也不可能与大家纠缠这一个问题。 所以,江宁岔开话题说道:“白居易是不是渣男,我们后面再来分析,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白居易的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世家,白居易自小就聪明,很小的时候就能作诗填词。但与别人不一样,很多的一些诗人,他们写的诗,更多的是自娱自乐,或者说是以娱自己,更或者是为赋新词直说愁。但白居易写诗,他却更为喜欢写那些劳苦大众。而为了让自己写作的诗不脱离群众,很多时候白居易写完诗之后,他就会将他写的诗拿给一些街头老奶奶看,并且念给老奶奶听。 只要是这一些老百姓听不懂的诗作,他都弃之不用。直到,这一些街头老百姓能完全听懂他写的诗是什么意思,白居易才认为这一首诗可以留下来。而因为少年时候的白居易写诗读书太过于用功,很年轻的时候,白居易头上就已经是满头白发了。” 当然。 白居易读书用功与否,与头发白不白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 头发白,主要还是遗传。 不过,你且就将他当成是一个故事,听听也就可以。 “这个白居易可以啊。” “看起来不像是什么恶人。” “先不能做这么早决定,毕竟,还记得那位李绅吗?年轻时候的李绅与白居易,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 大概是有李绅做为教训,众人不敢这么早下决定。 江宁则是继续说道:“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白居易拿着新写的一首诗去拜谒当时的名人顾况,顾况展开白居易写的这一首诗,其他没有先看,当看到白居易的名字时,顾况就笑着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啊。对,这个米也就是我们现在要卖的米。当时的顾况这么说,自然是调侃白居易的名字。不过,顾况调侃结束之后,他却是继续往下看。而当他看完白居易这一首诗之后,他却说道,少年,刚才我说错了。长安米虽贵,但以你的文采,居住在长安,易也。” 这一首诗,不只将白居易的名字融入到了故事。 同时,这个故事也是无比的生动有趣。 哪怕就是放到现在,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比如现在的一些大都市。 很多的年轻人都想去大都市里寻找更多的机会。 但这一些大都市里,米可能与小城市差不多,但房价,那可是天差地别。 同样。 白居易的这一个故事用到大家身上,那也是,长安居,大不易。 “好一个长安居,大不易。” “精彩,这个故事太精彩了。” “我就知道江宁老师不会让我们失望。” “对,我下一单十常大米先。” 虽然之前不少人并没有下单购买的欲望。 当然了。 江宁也没有怎么向大家推荐。 按江宁所说,大家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 虽然这看上去挺酷。 但这样的话也不见得就会让大家真的下单。 在快抖直播平台,要让大家下单。 除了真正的有购买需求之外,还得在需求之外来一点刺激,也就是促销。 所以很多的一些主播,在卖商品的时候,那就是各种家人们,各种宝宝,各种介绍推销商品,各种套路……各种演戏。 什么不要998,不要688,也不要118。 你买一袋,我送1袋,还送1袋,再送1袋? 这样够了吗? 那我再送1袋。 一共8袋,只要9块9,上架。 这一些话术,当真是一众主播的经典用语。 不过这放在江宁这里。 没有推荐,没有跪舔,没有介绍商品,甚至这都不像是一场带货的直播。 可是。 江宁在说完白居易的“长安居,大不易”之后。 第一波的销售热潮,却是疯狂来袭。 “我也下一单。” “喜欢江宁老师这样的直播。” “对,我也喜欢,虽然江宁老师没有叫我们买,但我就是想买。” 一不小心。 此前仅仅只卖出几千单的十常大米。 这会儿。 这个几千单的数据,变成了1万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